小学的两位民办教师也出來帮着搬东西。娄美芬撩一下秀发。扫一眼和老支书谈笑风生的邓副书记。她不是第一次陪邓副书记下乡。后面满载的食物。发放过一次知道是孩子们的午餐。
农村的孩子干活不打怵。尤其是这些食物。意味着接下來一个月中午不用饿肚子。一个个更是兴高采烈。转眼间。车上的东西被搬一空。民办教师把车子里里外外拾掇干干净净。
邓华从副驾驶座位下面掏出两瓶酒。三个方便袋。递给杨二尕:“喏。这是咱们中午的。”
“得嘞。”老杨也不客气。“我那边还有一些山野菜。开春的嫩芽。吃着特别爽口。”
娄美芬笑着从手包里掏出一罐调料。扔给杨二尕:“就知道你这里会有。喏。这个可是好东西。用它充作汤料。保证你的宝贝下货。”
“那是什么。”邓华一愣。那罐红艳艳的东西。让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沒错。就是似曾相识。好像好像前世的火锅底料。
女人害羞的一笑:“妈妈怕我下乡吃不饱。特意炒制的调味料。这东西可以涮汤。配上杨主任那些山野菜。肯定比家常菜还有味道。”
“真的是火锅底料。”邓华瞪大眼睛。前世宅男最喜欢的就是涮锅子。那东西是宅男的最爱。不需要什么厨艺。只要弄一堆青菜。再來点腊肉和牛羊肉片。要营养有营养。要美味又美味。
这下子轮到娄美芬愣神:“什么什么火锅底料。”
“沒什么。”这一刹那。邓华心中涌出无数的念头。前世在全国大行其道的火锅底料。似乎还沒有工业化生产。如今有了娄美芬老妈的手艺。古城县似乎又有了全新的赚钱途径。
一时间。邓副书记想得出神。老支书摇摇头:“小邓主任。听说你调去团县委任职副书记。”
“不是调任是兼职。”
王志在一边接过话題。邓华笑道:“是。为了更好开展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哦对了。这位是团县委组织宣传部干事娄美芬同志。这位是青工青农部干事王志同志。老支书。村主任杨二尕。大学生村官梁浩敏。”
午餐沒有那么复杂。小邓主任带來的酒菜。杨二尕又弄两个素菜。一个蛋炒春笋。一个素炒鲜菇。还弄一个甩秀汤。大家也不进屋。山神庙窗子光线有点暗。大家在大树下的石桌上摆开阵势。
最受欢迎的。还真就是娄美芬弄出來的汤料。涮的山野菜。也不用什么荤腥。直接把摘净清洗过的山野菜。山菇。红薯打进汤里。热乎乎辣丝丝。特别下饭。
老支书抿一口酒。咂咂嘴:“开展民俗工艺品生产竞赛的事。前后屯都张罗过。听说是小邓主任的点子。老百姓热情很高。”
“针对邓副书记交待的。村里上门动员贫困家庭参加。”梁浩敏精神状态比上一次见面的时候好很多。“同时。村小两位教师也鼓励孩子们业余时间做一点手工。还别说。几个五年级的小家伙。做出來的东西相当不错。”
杨二尕一脸骄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山里的娃娃。上学前就可以帮家里大人干活。五年级的学生。做点东西不过是小玩闹。”
“好。”梁浩敏的转变。是邓华最乐于见到的。“村里的年轻人怎么样。”
梁浩敏回答:“年轻人是对这项工作最热心的。有两个要结婚的。都把彩礼钱拿出來。采购原材料。村上打算借这个机会。组建村办工厂。由村里和村民共同投资。未來收益按股分成。”
“好办法。”邓华竖起一根大拇指。“老支书果然是老当益壮。我敬您一杯。”
老支书连连摆手:“得得得。我可不敢贪功。组建村办工厂是小梁的主意。我和二尕也就是跑跑腿动动嘴。”
“大叔。我我不过是耍点小聪明。如果真的操办起來。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梁浩敏脸一红。腼腆地说。到村上当村官。说实话他这位淮阳农大的高材生。还是很有抵触情绪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小伙子一直情绪不高。根本沒有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现在想起來。还真是有点难为情。浪费了大好光阴。
邓华笑道:“小聪明中蕴含大智慧。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本身需要的就是灵机一动。如果沒有小聪明。也就不会有诸多的发明。所谓的小聪明恰恰是厚积薄发。蓝部长要求大学生村官们。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你们自身思路清、眼界宽、善于创新的优势。把所学的特长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之中。为群众搞好服务。不断增强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題的能力。”
其实在座诸人中。邓华年纪最小。此刻侃侃而谈却沒有人感觉一点不妥。体制内年纪永远不是获得尊重的必要条件。很多时候。年少得志的干部。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年少得志的干部。不仅仅意味着他的能力超强。更意味着有强大的后台助推。这样的干部。势必会在漫长的仕途中。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只有和这样的干部交好。才能有前途。这一点任谁都不会否认。
汤锅里山野菜所剩无几。邓华让杨二尕弄來一碗玉米面。用水搅拌成面嘎哒。直接下到汤锅里。老支书笑道:“小邓主任。这个可是闹饥荒的时候才吃的。你就不嫌弃。”
“为什么要嫌弃。”邓华哈哈一笑。抢先连汤带水盛一碗。随口吹吹。呼噜喝一大口。“嘶哈。好吃。美芬姐。回头一定要让老妈多多泡制这汤料。吃馋了呢。”
其实凭邓公子的家世。什么东西吃不起。只不过眼前的汤料。让邓公子想起了前世宅男人生。一股难得的温馨。让他对如此吃法感觉亲近。
“放心吧。”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