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登基后,特地命人把紫禁城中的空地都开辟为了皇家菜园子,栽种应季蔬菜,以供应皇家厨房。
朱元璋在批阅奏折的间隙,经常会跑到紫禁城内的菜园子里转转,看工人给菜地浇水施肥,看的津津有味。
有时候,朱元璋还会亲自指点一二。
在每年的秋收时节,朱元璋甚至还会亲自下田收庄稼。
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娱乐了。
看着三个农人忙上忙下,朱元璋的心里也痒了起来,直接一把加入了劳动的队伍。
三个农人见穿着黄袍的朱元璋亲自下田,一开始还有些惶恐。
不过见周围的太监侍女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三个农人也淡定了下来,继续专心手头的活计。
原本,他们还以为朱元璋只是来随便玩玩的。
不过不一会儿,事实就教会了他们做人。
朱元璋的动作,丝毫不比三个老农慢,不一会儿就挖出了好大一串土豆。
一边挖,朱元璋的嘴里还轻轻哼着不知名的小曲,一看就是乐在其中。
三个农人见状,不禁恍然。
原来当今陛下,是真的喜欢干农活!
不一会儿,三个农人和朱元璋就打成了一片。
大家轻松悠闲的干着活,好不愉快。
另一边,胡长安也在准备他的土豆大餐。
为了这次土豆盛宴,他可是使出了十八般解数。
要是只因为自己菜做的不好吃,让朱元璋嫌弃土豆这个宝贝疙瘩,他可就亏大了!
还好前世胡长安作为独居社畜,练就了一身好厨艺。
为了保险起见,胡长安又在系统中兑换了一本食谱。
默默在脑海中把食谱翻到了土豆泥这一页,胡长安撩起袖子,就准备开干。
御膳房里见来了个身着锦袍的贵公子,都是大惊失色。
俗话说得好,君子远庖厨。
厨房这种腌臜地方,贵人们想来是不喜欢来的。
怎么今天,竟然有公子哥儿想到要来这里做饭?怕不是作秀吧?
御膳房总管见状,连忙战战兢兢的凑上来问道:“公子,不知您需不需要我们打下手?”
说是打下手,其实就是代为制作。
宫中的娘娘们,有时也会为了展示自己的贤惠,偶尔来这里做饭。
毕竟朱元璋可是最为欣赏简朴勤劳之人,她们哪怕是再有微词,表面上也得装装样子。
当然,这做饭肯定不是真正的做饭。
那些娘娘们,往往只会离着灶台三米远,居高临下的指使御膳房的下人做饭。
她们在旁边看着,不也约等于亲手做饭么?
御膳房负责人对于这种弯弯绕绕自然是门清。
他觉得胡长安肯定是像那些后妃一样,只是为了讨好朱元璋,来这里装装样子的。
胡长安想了想,点头道:“可以,你叫几个人帮我过来切菜吧。”
御膳房里的人那可是专门做饭的,刀工肯定比胡长安厉害,这不用白不用不是。
不一会儿,御膳房总管就调了几个经验丰富的大厨,来帮助胡长安做饭。
令御膳房总管惊讶的是,没想到这打下手就是真的打下手。
胡长安只是吩咐几个大厨们把手里的土疙瘩洗好并切块,就自己撩起袖子开干了。
没想到这个公子,竟然真的会做饭!
那些大厨们洗着手里的土疙瘩,也是万分不解。
这玩意儿究竟是什么东西,怎么他们一个人也没见过?
说它是水果吧,这么脏兮兮的,看着不太像。
说它是蔬菜吧,这么扎实,连点绿色都不带的,也不像啊。
然而胡长安却是没有理会御膳房众人的心理活动。
眼看土豆已经被洗干净了,胡长安便吩咐大厨把土豆的皮扒掉,然后切好片直接上锅蒸。
不一会儿,软糯的土豆片就出炉了。
胡长安拿起一旁的筷子试了试软硬度,满意的笑了。
不错,正合适。
而后,胡长安有把蒸熟的土豆片放到石舂中捣碎。
在研磨过程中,胡长安又命大厨们拿了点酥油放在土豆泥中,搅拌均匀后,一碗土豆泥便诞生了。
黄油要到明朝后期,才会被西方传教士带到大明。
所以胡长安只能将黄油用酥油代替了。
幸好御膳房毕竟是皇家厨房,一切东西应有尽有,区区一个酥油自然是不在话下。
不过这些大厨一边帮胡长安找酥油,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这个小公子酒精会不会做菜啊?
不会做菜就让他们专业的来,可别再瞎倒腾食材了。
这酥油可是专门从乌斯藏(西藏)那里运来的,可贵着呢!
酥油嘛,那可是专门加在茶里的,怎么可以放在菜里呢?
这简直就是糟蹋啊!
这东西做出来,能好吃么?
大厨摇着头,大为不解。
这时,胡长安的土豆泥已经新鲜出炉,正准备往盘子里装。
胡长安想了想,拿起几个小勺子递给大厨们道:“你们先来尝尝,我做的土豆泥,究竟好不好吃?”
这东西可是要给朱元璋送过去的啊!
还是先尝尝保险。
术业有专攻,这些大厨们毕竟是在御膳房里浸淫多年的老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准没错。
要是不好吃,胡长安现在还能改改补救下。
几个大厨们拿着勺子,颇为不以为然。
这东西要是能好吃,他们立马就倒立跳舞!
不过嫌弃归嫌弃,上面的人有吩咐,他们也只能照做。
几个大厨各自舀了一小勺土豆泥,放进嘴里细细的品尝起来。
然而就是这一小口,他们震惊了。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怎么这么好吃!
入口即化,绵软香甜,还带着浓郁的奶香味,简直一口停不下来!
几个大厨连勺子还没放下,就迫不及待的朝胡长安讨教起了经验。
“公子,这究竟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好吃?”
“我在御膳房工作了十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