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丢给郝诗颖,眼中隐隐包含期待。
按照郝诗颖的想法,原身之前已经有两部出圈的作品,其中但任女主的那部还是前年的现象级大爆剧,原身也因此挤入当年大爆顶流行列。但原身那段时间忙着毕业设计的事儿,后续曝光度不高。再加上赖达科也只会拉关系走后门,没有半点专业经纪人的眼光和能力,完全不懂得营销,这部戏原身吃到的红利并不多。去年四月开始,又被公司雪藏,更是一丝曝光度也无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原身到底是通过那部据打开了知名度,就算没有高粘度的粉丝基础,但至少没有黑料,也建立了较好的路人缘。
上个周自杀事件无疑吸引了大量公众关注,原有的那些粉丝也是被虐得不轻,到现在网上的讨论热度还没下去。只要抓住这个营销机会,后续发一些通告引导一下舆论,再来一波回忆杀,热度起码能提升到二三线明星的水平。再参加几个综艺来增加曝光,配合营销最大限度的拓展粉丝群体。凭着粉丝群体带来的商务去谈影视合作、商务代言,快速回笼前期的营销投入,并持续输出作品维持热度。长期下来,有影视代表作巩固流量,再拿几个奖提升一下口碑,靠着商务大量吸金,可不就是顶流演技派嘛。
郝诗颖将自己的构想大致介绍了一番,最后总结道:“整个流程总结而言就是,借助事件营销回升部分热度→趁热打铁上综艺增加曝光→曝光+营销拓展粉丝盘→粉丝赋能商业价值→用商业价值谈合作→持续输出作品维稳并拓展粉丝规模,由此打造一个闭流循环的发展模式。”
梁琦听完郝诗颖的规划,由衷地鼓了几个掌,眼中满是赞许。虽然郝诗颖的规划显得比较理想化,但作为一个总体的发展战略来说也大差不差,其中的一些细节略微细化一下,就是一份很好的艺人发展策划书。若非郝诗颖外在条件实在出色演技又好,她都忍不住要拉人入伙干艺人经纪了。梁琦心里直感叹,不愧是商业巨贾家的出身,还是有点子家学渊源在身上的嘛。
”你的规划总体和我想的差不多,恭喜我们达成目标认同!“
闻言,郝诗颖忍不住笑了一下,朝梁琦伸出手郑重地握了一下,诚挚地说到:”那么,为我们共同的价值主张努力吧!“
郝诗颖面上笑得从容不迫,心里却长嘘了一口气,这些天的准备总算没白费。
自打决定要在娱乐圈干事业后,郝诗颖就开始大量的查资料准备做一个看得过去的个人规划。梁琦不是像赖达科那样手底下签一大批艺人,然后就不管不顾地带艺人混酒局换资源,但凡有一个出头了就可劲儿吸血的经纪人。她贵精不贵多,对每个艺人都投入了相当多的心血,这一点从她手下每个艺人都有清晰的发展路线就能看出。这样的经纪人带艺人向来都是亲自挑选,像郝诗颖这种半路被塞进来的关系户很难被接受,就算表面接受了心里不知道怎么不甘心呢,又怎么为其发展费心费力呢?
郝诗颖深知这一点,为了能快速获得经纪人的青睐,便结合上辈子所学所识和原身的一些经历,在确定好发展目标后,写了一个比较通用个人发展策划书。她当然知道这个策划书多少有一些幼稚,其中的一些想法也过于理想化,可这不重要。她又不是在给梁琦展示自己有多适合做经纪人,她做的不过是向梁琦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罢了。试问,哪一个领导不喜欢目标清晰,态度积极的下属呢?
是的,郝诗颖将自己定位为梁琦的下属。如今的郝诗颖没有原身的家世光环,也没有力捧她的金主爸爸。在娱乐圈这个社会关系等于资源的环境里,就算没有郭宇麒,单靠她自己也根本拿不到资源,她现在能仰仗的只有经纪人。因此,获得经纪人的肯定才是首要的。虽然做小伏低、阿谀奉承她也能做,但能靠专业实力获得青睐岂不是更好?
如今看来,被经纪人认可这一关算是过了,郝诗颖总算放下心来,神色也自然轻松了不少。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