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黑太子> 第1203章:巴拉顿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3章:巴拉顿湖(3 / 5)

,一人驾驶,两人作为炮手,两人控制机枪。

虽然单车价格高达三万银币,也是物超所值的。

因为昊菁皇帝还下令每车附赠了两把左轮步枪和三把左轮短铳!

你买的若是低配版的话,那得到的赠品就是五个抱枕了……

在五月五日,侯赛因得到了二百五十辆蒸汽坦克,多出来的零头便是全新的第二代蒸汽坦克。

车组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具备直接参战的能力,只不过……

由于缺乏可以称重的桥梁,奥军也没有用来运输坦克的大型船只。

增援部队连坦克带骑兵,都被卡在了多瑙河西岸!

在找不到浅滩的情况下,援军也就无法与侯赛因的主力汇合了。

无法汇合倒是其次,重点在于甚至连战场都无法靠近。

反奥联军包围的是西岸的布达城,奥斯曼援军绕过巴拉顿湖的话。

那就等于直接撞上了对方的包围圈,还很可能被对方给吃掉。

从维也纳到布达佩斯一线,已经遍布了对方的作战部队。

无非是各地由于城镇规模大小,当地驻军多寡而已。

侯赛因有心用这支部队作为诱饵,引对方上钩。

但自己不能及时驰援,与其汇合的话,那鱼饵就真会被利奥波德给吃掉了。

不过好在对方在东岸的佩斯城外围也部署了不少于二十万大军,这或许会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利奥波德此前在包围布达佩斯时,也考虑到了这个重要问题。

由于目标实际上是两个城堡,分别位于东岸和西岸。

所以联军只包围西岸的布达城堡的话,那就等于放任侯赛因的军队与佩斯城内的守军汇合了。

于是将隶属于自己的二十万帝国部队部署在东岸,用来包围佩斯城。

盟友部队跟余下的十五万在西岸,负责围困布达城。

河上的桥梁都已经被己方掌握了,围绕桥梁还建立了多道壕沟,不怕被敌人迅速掌握。

不过东岸部队的指挥官却是一位前法军将领弗雷德里希?绍姆贝格,看名字就很德意志。

因为绍姆贝格的出生地在海德堡,其父是莱茵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五世的廷官。

绍姆贝格曾在荷兰军队里服役十余年,随后又参加了葡萄牙对西班牙的反击作战。

由于自己属于胡歌诺团伙,又不愿意改变,绍姆贝格的元帅梦在法国戛然而止。

带着一大伙人来到了勃兰登堡,由于其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立刻成为了勃兰登堡选帝侯的军队的总司令。

利奥波德任命其指挥东岸部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绍姆贝格在法军服役期间,一直在名将蒂雷纳麾下效力,对明军以及法军的战术非常了解。

不过坏消息是绍姆贝格是年前就任的,其部队还远未熟悉和掌握新式战术,他本人也只能尽力而为。

此前挖掘战壕的策略就得到了绍姆贝格的大力支持,不论是法军还是明军,都经常使用这种办法来围城,非常管用。

绍姆贝格还建议在必要时刻,用多瑙河的水来浸泡两个目标……

但如果能直接消灭侯赛因的主力部队,那就不用多此一举了。

在汉诺威与巴伐利亚的部队抵达战场后,绍姆贝格便把自己的部队也带到了东岸,这边又得到了索别斯基带来的十万翼骑兵的协助。

这下联军的总兵力真的达到了七十万之巨,两边均有三十五万,这样的兵力部署显得非常合理,而且还能通过桥梁来互相支援。

现在轮到侯赛因为难了,自己的部队等于被多瑙河给切成两半了,而敌军却能依托桥梁来随时汇合。

除非等到冬季再动手,否则就要以少敌多,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与三四倍于己方的敌军来决一死战!

这获胜几率就微乎其微了,就算能击退来犯之敌,恐怕也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惨胜了,以后就别想再北上占据克拉科夫了。

侯赛因所能作的就是等待枯水期的到来,看看战区内的多瑙河的水深是否可以下降到让坦克直接渡河的地步。

但是一连等了两个月,水深都没有达到预期,即使达到了河底的淤泥与鹅卵石也会让坦克陷入里面,动弹不得。

解决方案有三个。

要么趁着枯水期,修一座浮桥。

要么将坦克先行拆解,然后运到对岸再装上。

要么干脆用碎石铺满河底,然后用垫着枕木的铁板盖上。

修浮桥的话,侯赛因找不到足够多的船,承重力也难以估量。

拆坦克的话,坦克兵与维修技师只会拆初代版本,新版本拆了之后估计就装不上了。

在水里铺路的难度并不亚于拆装坦克,想来想去,侯赛因也没有采纳任何一个方案。

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己部打不过对方的全部兵力。

如果东岸只有这三四十万人的话,那自然是有的一打的。

于是部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派出一支善于游泳的嫡系部队,直接炸掉桥梁!

炸桥的难度并不在于本身,而是河面上遍布着负责巡逻的敌舰,己方士兵很容易被发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