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典藏版的人都排到了殿外,那可真是盛况空前啊!
老刘头本来是跟着张溥过来组团啪啪某太子的,但张溥被直接充军发配了。
他和黄宗羲便只能留在京城,边看边玩遍学习了。
随着时间推移,耳濡目染,也逐渐明白了某太子不算是个太坏的人。
尤其是整饬蛀虫,扩军备战,又善待百姓,兴以工代赈之策。
或许比崇祯皇帝在京时做得还要好,最起码已然连番挫败东虏入侵。
又组织人手编写字典,文治武功均已显露出不俗之才干。
老刘头是大家大户,当然掏得起这笔钱。
对外美其名曰——要以批驳的眼光来审视此书!
某太子没想到老刘头还好这口,要是年轻五到十岁,说不定会顺便娶个小妾……
这次没有单本发售,而是一次作出了六本,每套售价三千两。
可以买一本,也可以买一套六本,还可以买一堆单本。
唯有一点,那就是买得再多也不打折,因为基本上就不赚什么钱,就是为了娱乐而已。
参与拍摄的小大妈们已经带头自掏腰包了,买一套关于自己的典藏版,在年老的时候也能追忆一番。
囊中羞涩的小姐姐买不起一套也不要紧,某太子可以自费送她们自己出场的那本,作为纪念。
像粮商于松屹、盐商马永亮、茶商范巧智,这是畿辅商贾里的前三狗腿子。
哪怕钱都用买购买了各种债券,这会儿手里的流动资金并不太多,为了讨好某太子,每人也吃进了三套!
这可不白买,不但能迎上,还能留作纪念,转卖出去,也能收回部分投资。
在这三位的带动下,凡是某太子的学生以及各行业的会长与副会长,全都买了一套。
总兵或旅长级将领就更不用多说了,太子爷吩咐他们,哪怕前方有一万只辫子,也要一往无前!
现在眼前的册子里有一堆美女,大家自然会做出本能的反应……
哪怕暂时差个千八百两银子,也可以当场互相拆借,把一套书的钱给凑齐了。
勋贵们自然不甘人后,七个人每人买下六套,四套送人,自己还能留两套。
既是勋贵又是将领,还是某太子的学生和门徒的郑成功,直接买了五十套!
原因无他,自己在老家那边的叔叔、大爷、兄弟实在是太多了,五十套恐怕都不够分的。
郑省英不如郑成功有钱,但也买了五套,毕竟过年的时候还要孝敬父亲。
用这个当礼物,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换作从街上买来的,肯定要被家父责备。
但这是太子爷亲自发售的,一切都是恩泽啊!
祖宽看到刘宗周自己捧着一本书,便过去询问。
没想到这刘宗周说——此乃雅俗供赏也!懂否?
直接把祖宽给说懵了,原来还有这种解释!
学富五车之人,说话就是不同寻常,连借口说地都如此冠冕堂皇!
祖宽回过神来,急忙回答——懂~!
刘宗周看了看这厮,心忖——你个莽夫,懂个屁!
祖宽买书就是为了看图,不光是他,大殿之内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一本就五百两,要是没有照片,买无比廉价的文字版多好啊!
没图的话,一本才五钱银子,而且重量极轻,方便携带!
当然,贵有贵的道理。
太子爷从来都是只坑害东虏,不会占自己人的便宜。
翻开之后,观者多半都会连发赞叹,几乎在瞬间便会深入书中的情景,且不能自拔了。
照片给大家带来的冲击力,远比文字要犀利得多。
文字更方便读者去慢慢联想,照片直接就给你结果了。
尽管是铜板,不如相纸那般细腻,但对本时代的读者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
哪怕五百两一本,由于里面是真人照片,还是有情景与对话,所以完全是物超所值啊!
不光是常人买,连内侍都掏钱了。
像方正化、李继周、杨进朝等重要内侍,悉数掏钱。
为博圣上欢心,这笔钱也花得值,更何况说不定很快就绝版了。
这可不是活字印刷出来的,要想大量制造,绝非易事,买到就算捡着了。
薛国观咬牙买了一套,打算永久保存,在入棺材之前,都要翻一遍才算够本。
冯铨因为完成了招抚某部落的差使,又从皇太鸡那里要过钱,自然比薛国观富裕。
一口气买了五套,当然不会都留着,他早已想好了赠送的对象,绝对能让对方大开眼界。
凡是尚书级别的官员,包括左右都御史,都出现在了殿内,是买一本还是买一套,因人而异。
宋应星院长与熊人霖副院长,以及薄珏大才子的身影也不可或缺,只要兜里有钱,都会成为某太子的销售对象。
两只院长买书完全是给某太子面子,全当是消遣了,闲来无事看看也会乐在其中。
薄珏对男女之事没那么上心,但绝对能挖苦东虏的事情,都会力所能及的予以支持。
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