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历史军事>拐走杨玉环> 第二十六章 皇帝召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皇帝召见(1 / 2)

说到这里,邢縡再傻也明白了,他们是要利用自己对付李林甫。

“你全家人还在牢里,要死要活,你看着办。”李九州已走了出去,将牢门锁上。

能被人利用,说明自己还有价值。

邢縡不言不语,蹲在牢里想了一整夜。

不得不说,王焊、邢縡作乱得刚好是时候。

安禄山手上的确是有李林甫的把柄。

他抓来了一个阿布思的旧将,让其面圣指证李林甫和阿布思勾结,欲图谋乱。

刚好王焊、邢縡作乱,便顺势推到李林甫头上。

王鉷得势以前,正是李林甫门生,是李林甫一步步将他提拔上来的。

杨国忠和安禄山二人商议好,都认为此时是对付李林甫最好的机会。

李九州也学起了达官贵人的模样,对着一具茶盏,慢慢悠悠的品起了茶来。

“李少尹。”万南山大步跑了进来。

“何事?”李九州轻轻放下茶杯,看着他。

“牢头传来话,那邢縡在牢里吵吵嚷嚷的说是要见你。”

“不见了,你给他换身干净衣服,把他押送到杨公府上,顺便帮我捎一句话给他,好死不如赖活着。”

“是!”万南山得令,立刻张罗人手,将邢縡押送杨府。

陈希烈在杨国忠府上,邢縡将幕后主谋是李林甫的事跟杨国忠说了,杨国忠假装大惊,慌慌张张的命人看住邢縡,自己和陈希烈进宫面圣去了。

与此同时,安禄山也进宫了。

很快,皇宫里传来消息,皇帝传召李九州、邢縡、阿布思旧将。

上一次到大明宫还是殿试之时,转眼已过了好久,马车行驶得很快,李九州来不及细看皇城风景。

顺着笔直的长廊,一路绿树成荫,一间间木式建筑,雄伟壮观,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在内侍的引领下,李九州来到一间屋前。

这间屋子却跟别的屋子不大一样,黑色琉璃瓦顶镶着绿边,在一群金色琉璃瓦的房子中显得与众不同。

这是御书房。

此等大事,自是不能在朝堂上议论,只能私下商议,即便撕破脸皮,还有回旋的余地。

“禀圣人,李少尹到了。”内侍叉手躬身,对着屋内轻轻禀报。

“进来吧。”里面传来了高力士尖细的声音。

门吱呀开了,李九州走了进去,瞥了一眼,才发觉屋中已有好几个人。

几个持刀金吾卫像雕塑般守在四周,一动不动。

除了端坐龙椅,一身黄袍,气质雍容的皇帝外,高力士伺候在旁边,杨国忠、安禄山、陈希烈、鲜于仲通四人则立于一旁。

地上还跪着邢縡,已先自己一步来到。

另一个胡人模样的汉子也跪在地上,想来应是阿布思旧将。

李九州跪地行了个礼,皇帝挥了挥手,“你们都起来说话。”

几人谢过,站起身来,邢縡因为太紧张,竟踉跄了几步,李九州将他扶住,邢縡身子尚在不停的发抖。

李九州也理解,毕竟他是犯人。

“李九州,朕问你,王焊作乱之事,幕后指使之人是谁?”这场合有些严肃,皇帝也将自称从“我”变为了“朕”。

李九州不假思索便答道:“回圣人,臣审问得知,王焊作乱,御史大夫王鉷,阁老李林甫,亦有参与。”

皇帝拿起桌上邢縡签字画押的罪据,转而向邢縡问道:“你所说的可都如实,真是王李二公指使你?”

邢縡想了想,犹豫着哆哆嗦嗦答道:“不敢瞒圣人,正是如此,臣便有一百个脑袋,也没胆子欺君。”

皇帝问完,便沉吟了起来。

屋内一时安静,落针可闻。

见他犹豫,杨国忠掩嘴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话了:“王御史、十郎欲图谋反,证据确凿,还请圣人明鉴。”

陈希烈和鲜于仲通也赶忙在一旁附和起来。

皇帝看了看他两,待要说话,安禄山却又抢先开口道:“我还道只有我胡人之中才会有这等乱臣贼子,想不到十郎跟王御史二位竟然也胆大包天,图谋这般大逆不道之事,真是愧对圣人如此宠幸。”

听完了这话,皇帝还是没下定决心,又问了一遍阿布思旧将,再核实了一遍李林甫和阿布思约为义父子之事。

李九州抬眼望去,皇帝的脸上有些挣扎。

那种挣扎,是在平时不会显露的,就像你已有一个老婆,又有一个绝美女子要嫁给你的那种,左右为难。

但皇帝的为难却是坏事,他不再言语了,举棋未定。

“高将军,你以为如何?”

沉默了许久,皇帝终于将目光看向了那个他最信任的内侍首领。

“臣只相信眼见为实。”高力士眼里有些混浊,略感无神地望着皇帝低声说道。

杨国忠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加上了一句:“人证俱在,事不宜迟,圣人若是犹豫,只恐悔之晚矣,臣也是为大唐社稷着想。”

他强行在自己的声音里加了一份惶急,只是在李九州看来,杨国忠不过是在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这话听起来反而显得有些虚假。

“王鉷也就算了,毕竟他是王焊之兄,按理也当受牵连,只是十郎向来对朕忠心耿耿,怎可能谋反。”

皇帝说完,叹了一口气,将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

杨国忠、陈希烈、鲜于仲通面色如水,安禄山则是一脸忿忿。

阿布思旧将只是低着头。

邢縡倒是稍微抬了抬头,脸上却只有恐惧和不安。

他们目光均不与皇帝直视。

反倒是李九州,一脸正气,眼光直直看着皇帝。

皇帝只跟他对视了片刻,问道:“李少尹,初时朕便知你有大才,你到京兆府后所作的事,朕也知道一二,在你看来,此事当如何处理?”

李隆基其实并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但人一旦被人蒙蔽,混淆视听,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犹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