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非这番专业角度的见解,纵是对这个时代,关东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不甚熟悉,刘胜也缓缓点下头。
过去这十来年,作为皇子的刘胜,在宫中接受的,是仅次于储君标准的精英教育;
不单是刘胜一人,每一个流淌着刘启血脉的皇子,也都接受了同样等级规格的教育。
至于原因,也非常简单;
——不同于后世很多朝代,汉室的皇子长大后,都是要封王的。
而且这里的封王,不是后世那种当猪养的藩王、亲王,而是有实权,乃至绝对自主权、自治权的诸侯王!
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开国家,建社稷。
毫不夸张的说,这种等级的教育,完全可以理解为:关东诸侯,人均准储君;
万一将来的某一天,长安的天子有个三长两短,又恰好没儿子能继承江山,那关东诸侯基本有一个算一个,随便拎一个回来,就能顶上天子的位置。
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为了保证:无论发生多么出人意料的状况,都能保证汉家社稷,始终握在刘氏手中。
还真别说!
二十几年前,这道保险锁,真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孝惠皇帝刘盈驾崩,而后‘绝嗣’,作为太祖高皇帝刘邦第四子的代王刘恒,就成为了朝臣百官口中的‘忠厚长者’,得以入继大统。
后来的事,大家伙就都很熟悉了;
代王刘恒入继大统之后,毫不迟疑的开始‘过河拆桥’!
顶着老实人的名头,将那些以为他好欺负、好拿捏的老臣治了个服服帖帖,短短几年就坐稳皇位不说,最后还捞到‘太宗’的庙号,以及‘文’的谥号。
尤其是刘恒驾崩之后,天下百姓无不是伤心垂泪,比太祖刘邦驾崩时还要难过。
就这质量,放在后世随便哪个朝代,你说他原本是储君太子,恐怕都没人信!
但对宗亲诸侯,以及还没成为诸侯的皇子们,维持如此超高等级规格的培养标准,自然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
这个负面影响,正是后世那些朝代,宁愿把宗亲、藩王当猪养,也不愿意好好培养的原因;
同时,也正是眼下,长安朝堂出现《削藩策》的重要原因。
——宗亲‘质量’太高,对中央造成的威胁,实在是大的有些离谱······
说回眼前这份地图;
过往接受到的精英教育,足以支撑年仅十一岁的刘胜,看懂这样一份只有各诸侯国,以及各国首都标记的简略疆域图。
但就像后世,只有国家标记,却没有地形、地貌的世界地图一样,寄希望于刘胜从这样一张疆域图,看出关东诸侯国‘反叛时可能遇到的阻碍’,显然还是有些困难。
就比如刘非方才,说到的那句‘想出现在函谷关外,就必须先拿下睢阳’,刘胜就不是很能理解。
“诶,五哥;”
“我怎么记得睢阳城,并不处在什么隘口之类的要害位置啊?”
“拿不下睢阳,叛军难道就不能绕过睢阳城,直接绕道突袭函谷关吗?”
略有些不解的道出疑惑,刘胜不忘低下头,又指了指地图上,位于函谷关以东、睢阳城以西的那块区域。
“再者说了,就算拿下睢阳,挡在叛军眼前的,也还有荥阳,乃至东都洛阳!”
“甚至再退一步说:就算关外全丢了,不也还有函谷关吗?”
“我记得战国之时,关东列国合纵,也曾几次三番打到函谷,最后不都被秦国,挡在了函谷关外?”
“父皇大可直接在函谷关重兵驻守,何必对梁王叔那么······”
刘胜满是困惑的提问,惹得一旁的刘彭祖也暗自点点头,旋即将同样疑惑的目光,投向眉宇间,已然带上些许杀伐之意的五哥刘非。
在其他方面,就算八个刘非绑在一起,或许都比不过刘彭祖、刘胜兄弟二人中的任何一个;
但唯独这战阵、行伍之事,现在这个年纪的兄弟二人绑在一起,恐怕也比不上刘非的一半。
见两个弟弟都对此感到困惑,刘非却并没有再谈笑,面上更是涌现出一片酷似当今刘启的郑重、严肃。
“如果如今的汉室,和战国时期的秦国一样的话,那确实如小九所说:父皇完全可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函谷关的固守之上。”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只要函谷关不失,那无论关东闹的再乱,战火也基本不会波及关中。”
“但至关重要的一点,却被小九忽略了······”
说到这里,刘非便面色严峻的抬起头,望向刘胜、刘彭祖兄弟二人的目光,更是带上了满满的担忧。
“——我汉家,不是‘汉国’!”
“关东诸侯若是举兵反叛,只要能把叛军送到睢阳城,那立刻就是天下大震!”
“若睢阳城破,那叛军,都别说攻下函谷关了;”
“但凡是叛军出现在函谷关外,并顺利结阵、扎营,那父皇身下的皇位,恐怕就要开始烫屁股了······”
说着,刘非不由又深深看了看兄弟二人,旋即皱眉低下头,将手在地图上稍扫了一圈。
“再者:就算有宗亲反叛,也不可能是全反,总会有那么几家忠良,会在彼时发兵勤王,驰援函谷。”
“如果睢阳丢了,那关东那些没有反叛的诸侯,和北方边关的卫戍部队,就算想前去支援,也很难突破叛军的防线。”
“所以,为了确保将麾下叛军,顺利送到函谷关外的同时,又确保身后,不会被前来支援其他诸侯国兵、边防卫戍部队夹击,叛军就必须先攻下睢阳;”
“只有攻下睢阳,叛军才能掌控梁国全境,并再无后顾之忧,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函谷关上。”
“换而言之:如果真的有宗亲诸侯王反叛,那睢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