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县,丁家庄。
这一天,陪阿嬷吃过早饭之后,曹斌离开了丁家庄,前往县城。
天空中,太阳高挂,连下七天七夜的大雪终于停了。
一路上雪没过膝,放眼望去,天地一片茫茫。
远处的山林间,偶尔看到一两座孤伶伶的新坟。
想来,便是死于赤壁之战的士卒们的归宿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该死的乱世!”
广义上来说,从黄巾起义开始,到司马家建立晋朝结束,一百多年都是乱世。
但实际上,起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都远不止一百年。
从汉章帝之后,后面的汉帝大多年幼,致使外戚专政,宦官夺权,那时候起,天下就已经开始乱了。
从那开始直到隋唐盛世,中间的五百多年时间里,天下就没怎么太平过。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呵呵!”
驻足观看了一会儿,曹斌摇了摇头离开。
一路上,不时见到从各个方向进城的百姓。
许是临近年关,人们急需采购年货回家过年。
再加上之前大雪封路,好不容易赶上天晴,人们都出来了。
《四民月令》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由此可见,春节过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汉时就已经较为隆重了。
当然,这个时候还不叫春节,而是叫做正旦之日。
很快,谯县县城出现在视线中。
县城并不大,街道上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曹神童!”
“曹神童来了!”
曹斌随着人群进了城,不时有路人跟他打招呼。
“这位就是本县的曹神童么?果然一表人才,气质非凡。”
“那是当然,就连那些士子们都对他佩服不已呢。”
“啧啧,听说他今年才十一岁,就已经如此了得,等再大一些,岂不是要天下闻名?”
一些只闻其名却不识其人的路人,都好奇的打量着他,小声议论着。
“诸位乡亲好!”
曹斌脸上堆满了笑容,拱手与人回礼。
很快,一间名为‘三味书屋’的店铺出现在眼前。
“东家来了,您快里边请!”
看到曹斌的到来,店铺里一位老者连忙迎了上来。
“老丁,近来天降大雪,店中生意如何?”
被老者迎进内堂之后,曹斌坐到主位上,捧着一杯热茶,对老者问道。
这间店铺是阿嬷丁氏的私产之一,前年被曹斌要来开了这家‘三味书屋’。
老丁是阿嬷娘家的旁支,略通算术与经商之道,被他请来做掌柜。
“东家容禀,连日大雪,城中颇为萧瑟,人烟稀少,士子们亦极少出门,店中生意颇为冷清。”
丁掌柜到柜子里拿了账簿,呈了上去,苦笑着回道。
“这些日子以来,就卖了不到十套书?”
看着账簿上的记载,曹斌极为惊讶。
这个时代,书籍的价格居高不下,寻常百姓哪怕一年不吃不喝赚到的钱,也买不起一本。
所以,普通人大多都不识字,文字被世家门阀的精英所垄断。
要说穷文富武,得等到明清时才有资格。
有鉴于此,曹斌开了这家书屋,不,应该说是文化产业一条龙。
别看这间店铺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前面是书屋,后院就是一个小型的工坊。
从‘新型造纸术’到‘活字印刷术’,再到装订成册、对外出售。
这一套流程下来,书籍的成本直接比原来降低十倍以上,对外出售书籍的价格也比别人便宜两到三倍。
饶是如此,因本县地少人稀之故,‘三味书屋’的生意颇为惨澹。
“小老儿经营不力,请东家恕罪。”
丁掌柜被吓了一跳,连忙跪地赔罪。
“行了,我没责怪你。”
曹斌翻了翻账簿,摆了摆手。
他开这家书屋的初衷,是为了宣传自己着作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书,做生意只是顺带罢了。
毕竟,之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是老曹的孙子,只以为是普通平民出身,便想为自己裹一层金身。
‘背后没有势力支撑,生意做的越大,死得越快’的道理,他前世就懂了!
“你准备一下,我打算过段时间搬去许都,到时候,书屋和工坊里的工人、器具一起带走。”
随手将账簿合拢,曹斌将其还给对方,吩咐道。
这也是他今天出来的目地,让对方先将工坊收拾妥当。
其他的可以不带,工坊一定要带走。
曹斌有预感,等他到了许都,这个工坊将会派上大用场。
“是,小老儿遵命。”
丁掌柜没有问缘由,直接答应了下来。
“嗯,你跟工人们说,到了许都之后,月俸翻倍,让他们好好干活。”
吩咐完后,曹斌就站起身,随口对老丁说道:“对了,我允许你们带亲属一起去许都。”
“小老儿代大伙儿谢东家恩典!”
丁掌柜闻言,大喜过望,郑重地对他俯身一礼。
“你办事我放心,若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拍了拍老丁的肩膀,曹斌摆出一副我很看好你的架势。
“小老儿送东家!”
老丁摇了摇头,店里没啥需要东家来操心的大事。
“你忙去吧。”
为手下员工画了一个大饼之后,曹斌踏步走出了店铺。
办完事之后,他没有久留,回了丁家庄。
“小郎君回来了!”
看到曹斌回来,侍女清荷迎了上去,送上了热毛巾。
“嗯。”
曹斌接过毛巾擦了一下脸,应了一声。
一路回到后院的书房,坐到椅子上。
指着自己的肩膀,对跟在身后的侍女说道:“给我捏捏肩膀。”
“奴婢遵命。”
清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