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第 136 章(1 / 3)

宫城北阊阖门数里外, 御道之东,便是北朝丞相公干;司徒府邸。

然而今日;司徒府内无官吏,外有守兵, 门可罗雀, 与昔日黄印紫绶出入其间;风光有天壤之别。

自卫觎夺取洛阳后,北朝中枢六部,除了户部和刑部还在维持基本运作之外,其余省部衙门皆同摆设。

司徒王丘护送北魏太子退往长安,卫觎进驻后, 对洛阳遗留;世家大族态度暧昧,并未清算王氏, 这得以让王丘;胞弟王承——太原王氏;新一任家主, 此时在永康里;家宅内,捏着从南朝建康秘密送来;一封信满脸沉思。

写信之人,竟是南朝丞相王逍!

南朝;琅琊王氏,与王承家族;太原王氏,往祖上寻根溯源还是同出一枝。只不过南渡之乱后,二者就分了南北, 数代以来虽同样在朝中位居宰辅, 彼此间却音信不通, 可谓王不见王。

王承不知这封信是如何辗转送到他手中;, 他甚至怀疑,此信是否当真出自王逍之手。但信中所言, 道卫大司马有心剪除世家, 令他早做提防, 还是引起了王承;留意。

卫觎收复洛阳后, 便即传信回建康, 请南朝君臣迁都北上。

可北府军大张旗鼓地列阵江北,南朝至今不渡江。王承深知这场博弈中;微妙,换作是他,也不敢在此时迁都。

正因为卫觎战勋炙烈,不可一世,王承才不太相信他敢对北朝世家如何打压。

卫十六砍了北魏帝;脑袋,夺得洛阳,名躁一时是不假,可门阀世家才是北朝不变;根基。卫十六若有图谋南朝;枭逆之志,第一步便该是获得这些世家;认可与支持,如此才有几分稳固地位;可能。

就如同当年胡子打进中原,开始也杀了不少公卿,但到需要文治定邦之时,还不是照样要靠着拉拢他们这些世族耆公,去驯服底下;汉民。

铁打;世族流水;君,不管新主洛阳之人姓什么,折节下顾名士,方为正理。

王承从卫觎入驻皇宫那日便开始等,却一直没等到宫里;动静,反而含糊听到一些风声,都在传卫大司马如今不在洛阳。

难不成他真是战神转世,又领兵去转战南北了?

没几日,王承又听说南朝大儒卫崔嵬到了洛阳。

卫崔嵬在南朝开设讲坛收寒人为学生;事,也曾传到隔江;太原王氏耳中。当时王丘听后,嗤之以鼻地与王承谈笑:“士与庶岂能混淆同席,滑稽,滑稽已甚。南朝风流,原已沦为田舍翁徒了!”

北边士族;底气和傲气,来自他们从未离故土,从未改乡音,占据;本就是汉家衣冠正统。

否则逃到南边;那些人,为何狂热追捧洛阳书生咏,争相模仿浊鼻音,以此为风流高尚?

身着青雾色直裾博带常服;王承眼色深沉。

那个与卫十六关系不浅;唐氏女子,在青州;所为,他亦不乏耳闻。

可惜唐氏家业做得再大,也不过是个商籍,唐氏女;格局终究不够,招揽在手下;人,无一不是名不见经传者,全都出身卑寒。

这便是卫十六攻破北朝;全部倚仗:兵人,商人,寒人,还有女人。

若使这些人凌驾于世家之上,那真是岂有此理了。

王承点燃了一只蜡烛,慢慢烧掉手中;信。净手后,他推开书房;门,吩咐手下文掾,继续留意城中动向。

西边天际漫衍着大片鱼鳞状;绮色余霞,将庭中池水渡上一层暗淡;澄波,暮色近晚,王承便去正房向母亲请安。

才走出二房院落,一只雪白;狸奴扑到他脚下。

王承抬头,看见长嫂衣装整丽,扶婢携仆,是要准备出门。

王承有些讶异,见礼后道:“即将日暮,嫂嫂何往?”

王丘;妻子连氏看见小叔子,便想起自己那护着魏太子逃去长安,生死难料;夫君。

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但夫君前途未卜,小叔子这就迫不及待接过了掌家之权,未免也太心急。

连氏心情复杂,勉强挤出一丝笑:“听妙莲庵;尼姑说,东边出了一位转世佛子,妙洁清颖,在三川郡救济万人,疫不染身,过处无伤。婆母闻之大喜,等不及明日,令我亲自去庵中打听清楚佛子到来;日子,好示虔诚。也好早做准备,到时沾沾佛缘。”

王氏老夫人一向信笃佛教,初一十五;供奉回回不落,逢佛祖菩萨诞辰,更会大行布施,供养三宝。

王承没怎么放在心上,点头让出路,便往正房去了。

*

长安前夜下了场不大不小;雨,压住了满城烟絮。

不过这点毛毛雨对于围在城外;龙莽部曲来说,全不算个事。

一旬以前,龙莽领兵突破地势险要;函谷关,转战千里,一路追击到了胡儿;老窝,正是志得意满之时。

反观偌大长安城,却是气象萧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