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吵醒的孟青善无法再睡,郁闷的穿衣服起床。
刚睡两三个小时就被吵醒,孟青善很是无奈,心想:看来自己以后得想办法搬出去住,以后事情会越来越多,还在寝室住只会越来越不方便。
之后几天,孟青善先买了魔都飞往香港的机票。
这些天孟青善也没闲着,一直忙着各种准备工作。
想到自己公司既然变成合资公司,为了撑门面肯定少不了弄辆好点的车。
国内的车太贵不划算,不如就在港岛买几辆,以港商一部分合资资产的名义弄到国内来,即便是通关的时候要出一部分费用,那也省老鼻子钱了。
此时国内常见的汽车,差不多就是老魔都和京城212,进口车大多都是老大哥那边的拉达、伏尔加之类的。
高档点的就是岛国的皇冠、公爵、蓝鸟等等,而且还少得很,属于百姓眼中的豪车。
说起这个时期,国内百姓心中的好车还真都是岛国产的,因为岛国在国内改革之前,就一直想办法把车卖到华国。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什么BBA、劳斯莱斯之类的,国内百姓基本没听过,他们印象中好车就是岛国那些。
转折点就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想要合资生产汽车,岛国那帮家伙挺狂,直接说国内的道路不行,直言先把路修好了再说合资生产车的事。
说实话八十年代国内的道路确实不怎么样,别说有高速公路了,高速路是个啥玩意都没几个了解的。
最好的就是国道,不过也大都坑坑洼洼,越是重工业城市路段的道路越不好。
那时候你若是坐长途客车去矿区所在的城市,没去过担心坐过了,问司机什么时候到地方。
司机肯定会告诉你:“你啥时候觉得坐在车上颠簸的像坐筛子,就是要到地方了。”
不过岛国人狂了一把,却把自己的好机会拱手让了人。
德国大众看到这个机会,马上跟国内接洽。
你岛国为了省油造的车不禁操,俺们大众有几款皮实车啊!
于是大众积极跟大陆联系合资生产汽车的事情,国内马上接过大众伸来的橄榄枝,果断放弃了第一选择岛国车企,在魔都建设了合资的一汽大众生产线。
程院长鼓捣着从外语学院换来的桑塔纳,就是前两年第一批下线的合资车。
也正是从此之后,才有了桑塔纳和捷达这两款被国称成为神车的皮实耐操车型,并且直接干翻岛国车,成了几十年国内百姓的最爱。
那些岛国车企也因为当初瞎几波狂,使得以前在大陆的努力付诸流水。
即便后来赶紧跟国内联系合资生产,也因为国内已经投产了合资生产线,本来外汇储备就不多,对在投钱建新的合资汽车厂有心无力。
再加上之前他们浪的太过,晚了不少年头才谈成合作。
等岛国第一辆合资车下线的时候,一汽大众的两款神车早以销售多年,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国内买车的首选。
这个结果让岛国那些车企,悔得一个个哭晕在厕所混了个肚圆。
有了买车的想法,孟青善赶紧联系自己哥嫂,让他在那边赶紧学车,也告诉张欣娣尽快找个熟人练车。
至于驾驶证,这时候还没有个人学车的说法,个人想进驾校学车,首先你得有单位开的委托信才行。
最牛币的是学的都是大解放,而且得先学修车,合格了才能上车学驾驶。
孟青善当然不想那么费事,先让老哥他们找车找熟人学会了再说,到时候自己公司开证明,让他们去驾校开着小车走个过场就完了。
至于驾校会不会同意,开什么玩笑,不说不久后的抢购潮,就是现在跟他们说能帮他们弄到几台进口彩电。
别说平价卖给他们,价格高点他们都敢直接把驾照给你。
这年月拿驾照可比几十年后容易多了,过些年甚至有些地市,还会出现不用学直接就能花钱买驾照的事情,少则五六百,多则千把块就给你一驾照。
反正给你驾照你也不一定摸得着车,地方财政紧张,先弄到资金再说,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时间在孟青善忙得脚不沾地中匆忙滑过。
八八年元旦这天早上,孟青善踏上了港城的土地,为了赶时间,他专门买了凌晨的机票。
到了港城直接找港岛高档酒店住下。
倒不是他想土豪一把。
而是这时候港城虽说不像以前那样,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互相倾轧。
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自己又是来这里花钱办事的内地人。
一个不小心被这里的大小混混盯上可不是一件好事,还是住在相对安全的高档酒店更稳妥。
远洋海员可是一个神奇的职业,在前世几十年从事海员的生涯中,孟青善曾经和一个自称成哥的港岛人共事过一段日子。
也许是大家都是华人,也许这人知道自己早晚出事。
在和孟青善成为朋友之后的一次长谈中,说自己真名叫阿立,因为他早期是拿着一把杀猪刀到处混,所以港岛混混都叫他杀猪仔。
阿立没有说他为什么躲出来做海员,孟青善也没问,两人在孤寂的海上倒是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从阿立口中,孟青善听说了很多港岛几十年不管是白还是黑,或者灰的各类事情,对港岛有一定的了解。
后来阿立曾经请求孟青善,如果看到他横死异乡,希望他能帮自己收尸,孟青善也答应了。
不过阿立的在那次谈话后,只过了不到半年就消失不见,连前一次的薪水都没领。
孟青善知道,这人很可能出事了,可他也没办法,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想完成帮他收尸的承诺都没机会。
跟阿立认识的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没少从阿立口中了解港岛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