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玄幻魔法>一寸山河> 749章 简单的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49章 简单的计划(2 / 6)

着,木棉面对那两头骨鲸的时候甚至很有可能会落入下风。

但是久等姜宁也不来,那两头骨鲸,对于自己招式之中的破绽就看的越发的清楚,木棉开始渐渐地落入了下风。

情急之下,她就开始一招一式,凭借着自己的本能,用出了姜宁的飞花,折枝,三千尺!

事实告诉所有人,天赋不佳,并不意味着就绝对无法成功。

专注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都能够出效果。

流云渡月的身法,她学会了【步月登云】,三千尺,她也学会了三千尺,银河,潋滟,凤去,第五第六式虽然未曾练成,但是今日,在战斗之中,她却不知为何,领悟了最为困难的第七招--一日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太白一剑从白帝城回到江陵,今日,木棉那瘦小的身躯之内,爆发出了浓郁的精光,煞气凝结而成的长剑,光芒大方,简直就要人睁不开眼睛,姜宁正准备加入战场的时候,脚步突然停下。

别人在这刺眼的剑光之中什么都看不见,但是心海境界的青电瞳,让姜宁把这一幕看得是清清楚楚。

姜宁嘴角翘起,心中更是有一丝暖意流过。

自己当日在那温城之内的心境,木棉如今,大抵也是领悟到了。

摩云剑池风头正盛的那些年,曾经有很多的核心弟子,在修炼到这一招的时候,都很疑惑。

为什么那普普通通的一招【长虹贯日】,换了个一日还的名字,威力就会强大至此。

所以,不管他们如何修炼,如何刻苦,长虹贯日就是长虹贯日,无论如何,也成为不了一日还。

心境不到,有些招式施展出来,就变了味儿。

一日还的威力如何,姜宁这个练过的还是十分有发言权的,当年在温城,他一个星极境,施展这一招,成功地越过了两个大境界,打败了一个身为地器境界的高手,虽然这一招用光了他体内的所有能量,而且使用的还是剑元和星力融合之后的能量从,才能够勉强达成目的,但是即便只是这样,这一照的威力,也已经极为的可观了!

而今日施展出来这一剑的,乃是天纹巅峰的木棉。

除了姜宁之外,所有人,都只是看到了亮光一闪,之后,就有一头骨鲸魂火消散,巨大的骨架缓缓地沉入了海底。

而姜宁却能清楚地看到,木棉本人,手持煞剑,在极为短暂的时间之内,从那骨鲸的魂火之中一穿而过,魂火先是大放异彩,随之消散,所谓霎那芳华,不过如此!

赤目天姥怎么也没有想到,手持先天灵宝的自己,

竟然在杀死骨鲸这件事情之上,居然还慢了木棉一筹。

这边,姜宁已经操纵着大梅花剑阵,拨开海浪,直接压向了与木棉战斗的另外一只骨鲸的身上。

粗大的水柱带着强烈的冲流,朝着木棉这边袭来,却在半道之上,就被姜宁的操控着剑阵,用千万道剑气直接绞碎。

姜宁一挥手,此时已经开启了第二层的九层小塔,缓慢地旋转着,落在了那骨鲸的魂火之上。

那能量翻腾,雀跃不已的魂火,在被那透明小塔罩住的时候,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被抓住机会的木棉一剑打散,张口直接吸入了自己的腹中。

骊珠这东西,在这深渊之地还是太扎眼了,所以姜宁在见到了木棉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嘱咐过,说是这珠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定不要对着外人亮出来,否则的话,十分有可能找惹麻烦。

每每想到这里,姜宁就对于当时,舍得把这么一个好宝贝拿来养鬼的家伙十分佩服。

这样的宝贝,虽然及不上落日弓这般的先天灵宝,但是比起极品灵器来,价值也不会差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拥有肉身的活人,拿着这个根本就没有用,在古时大秦王朝的时候,这东西可是被放在死去的王后的嘴里,保证她肉身不朽,魂魄还阳之用。

姜宁心中对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大约拥有那骊珠之人,因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所以他自己并不清楚这东西到底有多厉害,只是多少知道一些关于养鬼的能力,就直接把东西给丢了出去,否则的话,若是拿去与驭魂宗,修罗门那些拥有鬼修或者炼鬼手段的魔门去交换,一定能够换到相当不错的东西。

姜宁参战之后,以四敌三,场面上的平衡很快瓦解,与那赤目天姥对抗的那两头骨鲸在死掉了一头之后,最后剩下的那两头,当即就调转了方向,选择了落荒而逃。

“呼!”

当遮住天空的潮水随着那最后两条骨鲸的逃走落下之后,城中等候在高台之上的人们,皆是虚惊一场地松了口气。

有人开心,有人庆幸,有人雀跃,还有人,就像是当下的陶满子一般,庆幸之余,心中更多的还是震惊!

他原本已经十分高看姜宁了,认为他是一个比起那潜城的城主大人还要厉害一些的存在,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就连那赤目天姥都不能够拉开的落日弓,自己这个姜仙人,却能够连射数箭,将那足足十三头的骨鲸,一来二去的就杀的只剩下了五头。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传说之中,人类在这一界最强的赤目天姥,竟然比起姜宁,也要略逊一筹!

新城得救,小命得保,但是,这几个人带给他们的震撼,千秋万世,却是永生难忘了。

下来的日子里,新城之中,陷入了劫后余生的狂欢,狂欢之后,则是掀起了一阵极度热诚的修炼狂潮。

而作为这场风暴旋涡中心的姜宁,却是带着木棉,跟着那名号很老,实际上长得很年轻的赤目天姥和她的师妹一起,离开了还没来得及命名的新城,离开了潜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