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要去拍那部农妇蜕变成作词家诗人短篇小说家的电影。
电影名字叫做《春望》,既是女主人公的名字,也代表了这部电影的主旨,每个人都可以望向自己的春天。
名导的工作方式比较任性,一点都不急,慢吞吞地拍,精益求精。
顾细也乐得如此,慢工出细活儿,她喜欢。
因为拍摄地点离家里近,所以顾细可以每天都回家。
袁东紫和宋清楠今年六月高考,这是最重要的时刻,她当然希望能给孩子多一点支持。
其实凭家里的条件,也能出去留学,但是两个孩子都没有这个意愿,她们喜欢国内,既然如此,还是要适应一下国内的学术考试气氛。
这天,顾细回到家,竟然发现贝贝还没睡觉。
平时这个时候,虽然三个姐姐还没下晚自习,可是贝贝早就已经睡了。
沈青松在一旁看报纸,见到她回来,放下报纸,就要迎上来。
顾细将包递给他,走过去。
“妈妈!”贝贝整个人已经很困了,眼皮似乎都在打架,但还是强打起精神,和顾细打招呼。
顾细一看:“这是在弄手抄报?”
沈青松答道:“是的,她还想让大人帮她弄,可是这是她的作业,不是我们的作业。”
贝贝嘟囔道:“可是有好多小朋友都是家长帮忙做的。”
顾细摸摸孩子的脑袋:“不行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老师也是让我们自己做的,可不是所有小朋友都遵守规则。”贝贝气愤道,手下的画笔都重了好几分。
顾细盘腿坐在贝贝身边,尽量和贝贝平视:“那其他人不遵守规则,你看到了,也不遵守规则吗?”
贝贝目光闪烁。
良久,她嘟起嘴巴,继续画手抄报:“那好吧,我还是想要遵守规则的,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么规则就没有意义了。”
“真棒,我们贝贝是个有原则的人。”顾细心里软软的。
孩子以后可能会知道许多人都不遵守规则,可是仍有人遵守规则,和她是同道中人。
“哎呀,那我这次无论做得多么用心,都不能得奖了。”贝贝惋惜道。
她仰起小脸,“其他有人帮忙的小朋友,肯定做得比我好,老师会给他们评奖。”
沈青松端来一碗西米芋泥糖水,喂顾细吃了一口,又喂贝贝吃了一口:“可是你们本来就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你想想,这是你自己做的,其他有人帮忙的小朋友是大人做的,你和大人比,肯定会吃亏,所以,你没必要和他们比。”
贝贝因为吃东西鼓起两颊,像是一只可爱的小仓鼠。
她小小的脑袋瓜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爸爸说的话:“就像是我没必要和姐姐比谁吃得多一样。”
“对的,姐姐比你年龄大,你只能吃几口,可是姐姐能吃几碗。你要是真的吃几碗,那小肚子就撑破了。”顾细道。
贝贝恍然大悟:“哦,这就是爸爸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什么姐姐啊?是不是又在说我们坏话?”沈白茜的声音从玄关传来。
“姐姐回来了!”贝贝提高声音,雀跃道。
沈白茜几人走进来,才发现贝贝还没睡。
袁东紫诧异:“贝贝还在啊?”
贝贝可怜兮兮举着手抄报:“我的作业还没做好。”
宋清楠一本正经道:“那下次要提高效率哦。”
贝贝:“哦。”好吧,姐姐们也不会帮她做。
顾细好笑,让其他几个孩子去吃糖水,和贝贝道:“如果你没评上奖,也没关系呀。你问老师拿回你的手抄报,我和爸爸在院子里给你弄一个奖励墙好不好?你可以把你喜欢的手抄报、画纸贴上去,以后那就是你的专属奖台。”
贝贝顿时双眼发光,“好呀!”
要是这样,她就不懈怠了。
谁不喜欢荣誉呢?就算是小朋友,也是有争夺第一的虚荣心。既然如此,他们家里人给贝贝这个奖励。
顾细哄好贝贝,但同时也给贝贝讲道理:“还有一种可能哦,那就是大家的喜好不一样。评委有评委的喜好,他们认为好看的,你不一定认为好看。你认为好看的,他们不一定认为好看的。”
“审美是很个人的,你要尊重别人的喜好。”
贝贝到时很快理解了这一点,因为姐姐们就不如她那么喜欢艾莎小高跟鞋。
贝贝现在已经完全放平了心态,她已经不在乎其他小朋友到底有没有大人帮忙了。
她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有爸爸妈妈和姐姐们喜欢她的作品,她已经很开心了。
其他几个孩子听说了这事儿,沈白茜义愤填膺:“我幼儿园那会儿,大家都是自己做的,家长们从来不会帮忙。最后评出最好的小朋友,大家都心服口服。”
袁东紫:“现在就是这样,没办法。”
宋清楠想得长远:“可是,十年后,二十年后,那些孩子还会在乎这么一个手抄报的评奖荣誉吗?”
“好像并不重要啊,为什么他们要为了这么一个小荣誉兴师动众?”
这事儿怎么说的,的确,可能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这点荣誉的确只是一件小事,但在孩子目前为止的人生里,可能是件还挺重要的事儿。
不过这事儿不是个例,归根结底,是教育大方向影响下的事儿,他们只能尽量做好自己,让孩子有个健康的竞争心态。
第二天,顾细不用去拍戏,便和沈青松一起,布置了贝贝的作品展示栏。
贝贝的事情没有出现奇迹,她没有评上奖,但是因为有家人的安慰,贝贝一点也不伤心,反而更加期待有自己的展示栏,因为这是属于她自己的,她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评出自己觉得最好看的作品。
小团子高高兴兴地将以前的画作粘上去,很快,一整块地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