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抱朴太全面了!
王抱朴除了身材有些矮小出身贫寒,其余就是六边形战士!
论学术,他是众人之首;
论经济政治理论,他亦是佼佼者;
论处事不惊,他不逊色平子澄;
论手段,阮川桥都对他颇为敬佩;
论团结众人,长袖善舞,韩幼安都得甘拜下风;
论军事能力,苏允赞誉郑朝宗可为韩信,但赞誉王抱朴却是可为大宋之李靖。
这就是为什么众人各有本事,但就是以王抱朴为首的缘故。
因此王抱朴这么一开口,众人便尽皆不说话了。
苏允闻言笑道:“守真不行,守真乃是堂堂状元郎,哪有去西北的道理。
真要将你派去西北,说不得有人说你得罪了人呢。”
众人尽皆大笑起来。
这会儿韩幼安笑道:“还得是我去,先生,交给我吧。”
苏允笑道:“你也憋屈,你的才能,可为宰相,当然也可以为将,但这回的事情你还是不太合适。”
韩幼安顿时有些憋闷。
平子澄安静道:“先生,还是我去吧。”
苏允看了一下平子澄,还没有说话,郑朝宗便道:“先生,这种事情除了学生,别人去还真是不合适,还是学生去吧。
您放心,这数百静塞军交给我,学生会让他们成为学会最忠诚的士兵!”
苏允笑着点头道:“可。但是海夫,这一去,可能便是经年,你可是想好了,西北苦寒,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得了的。”
郑朝宗笑道:“先生,学生尤其仰慕您当年在西北的丰功伟绩,想要沿着您走过的路,去追寻你的伟大,因此学生不怕苦,先生能吃得了的苦,学生哪有吃不了的。”
毕太华:……人长嘴是为了吃饭,但你郑朝宗长嘴是为了说漂亮话罢?
苏允微笑点头,道:“你既然有这个思想准备,那事情应该也就难不了你,行,我答应你了。”
郑朝宗脸上顿时焕发出来莫大的神采,他热爱军事,掌军乃是他最为心心念念之事,可文人想要亲自掌军的机会可不多,但现在却是有这样的机会,他怎么可能放过!
苏允这会儿与众人,道:“咱们军队要设一指挥使,亦要设置一都虞侯辅佐指挥使……”
说到这里,苏允看向平子澄,道:“清澜,你愿意担起这个责任吗?”
平子澄霍然起身,与苏允道:“先生,学生愿意!先生请放心,学生一定辅佐好海夫,将这支武力天下有数的强军,先生但有令下,这支军队将不打折扣执行命令,坚定遵守先生的指挥!”
苏允满意点点头道:“好,那此事就交给海夫以及清澜了,你们的授官会如常进行,但实缺暂时就不授了,你们便直接去西北吧,对外可说是去考察西北边事。”
有热血年轻人去西北考察边事是常有之事,这个借口并不罕见。
随后苏允看向其他人道:“至于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毕太华没有说话,因为他之前已经定了下来。
王抱朴也没有说话,就如苏允所说,他乃是状元郎,轨迹通常是定下来的。
平子澄与郑朝宗去西北,自然不用多言,主要是韩幼安以及阮川桥。
韩幼安笑道:“先生您安排便是,学生无论去哪里,都能好好学习东西,若在京城,便协助先生好好发展学会,若是去地方,那便在地方发展学会,都是一样为学会贡献力量。”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好,那你的去向我就不干涉,但肯定会给你谋个实缺,你好好学些好好干。”
韩幼安称是。
苏允看向阮川桥,阮川桥赶紧道:“先生,学生想去皇城司。”
众人顿时侧目。
苏允亦是有些诧异,想了想,道:“皇城司有用进士出身的吗?
我记得皇城司官员一般由武臣和宦官充任的。
毕竟皇城司的核心职责包括刺探情报、监察官员、护卫宫禁,其成员多选自禁军精锐或亲信内侍。
这类职务需要具备军事素养或隐秘行动能力,与进士出身的文官路径差异太大了。”
王抱朴赶紧道:“应该没有这样的先例,学生研究过大宋官员出身的问题。
咱们大宋官员分为“有出身”(科举)和“杂出身”(恩荫、吏员、军功等)。
皇城司官员便是典型的“杂出身”衙门,衙门官员大多都是杂出身,如宦官、武臣、禁军将领等。
进士属于“有出身”,制度上鲜少进入特务机构的。”
苏允点点头,与阮川桥道:“听到了吧。”
阮川桥笑道:“先生一定有办法是不是,而且,这进士身份,学生可以不要的啊。”
苏允诧异道:“你的想法是什么,进士出身可不简单,哪能说不要就不要的,皇城司有什么,值得你放弃进士身份?”
阮川桥神色顿时凝重了起来,道:“海夫与清澜可以放弃前程去西北领军,那我亦是要为学会做出牺牲。
先生自从创立学会以来,除了大力发展学会之外,最为关切二事,一是学会的军队,二是学会的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