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一路上都是烟灰弥漫,入目皆是一片苍凉,勤劳的人们迎着刚破土的新芽,甩着鞭子吆喝着拉着犁的耕牛,声音高亢,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
田地里一行行笔直的刚翻出来的新鲜的泥土,散发着淡淡的土腥,仿佛是他们的人生痕迹。
时常还能看到一群群妇女和儿童,挎着竹篮,拿着小铲,满地的找野菜。
人们的衣服虽然破旧,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越往南走,车外也见渐渐多了几分绿色,但与北方一样,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农民。
当到达沪市的时候,外面下起了绵绵细雨。
“嘶这地方现在感觉比四九城还冷!”杨宁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忍不住吐槽道。
“你又不是没来过这边,等太阳出来就好了。”胡映红白了杨宁一眼,伸手从包里掏出一件毛衣,让他穿上。
“其实现在这边的温度比起四九城那边高,之所以你们感到冷,是因为不巧碰到了阴雨天气,空气中的湿度比较大,习惯了就好!”
吴老此时也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听到杨宁的话后,给他解释道。
“关键是我没法习惯啊!”杨宁内心哀叹了一声。
“嘿!这下好了,还有人来接!”
等出了火车站,吴老突然笑着说道,随即带着两人朝一辆停放在不远处的吉普车走去。
“吴老,您回来了!”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军官看到三人后,赶紧打开车门,向吴老笑着打了个招呼。
“小刘啊,这次怎么是你来接我们?”吴老显然和那名军官认识,随和的问道。
“这不是听说您去四九城救援了,考虑到安全原因,所以我就自己来了。”
随即他看向一身军装的胡映红眼睛亮了一下,郑重的给胡映红敬了一个礼。
“同志,欢迎来到沪市!”
随即又对着杨宁热情的伸出了双手:“想必这位同志就是吴老派来的救兵吧,真是年轻有为啊!”
虽然他表现的很是热情,但是杨宁依旧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怀疑。
胡映红也是回了一礼,然后就提着她和杨宁的行李,站在杨宁身后没出声。
杨宁看到他的眼神,也没在意,毕竟谁让自己这么年轻呢,这也难怪别人会怀疑。
如果说四九城现在给人的印象是黑白色的庄重的话后,那么现在沪市就是给人一种万紫千红充满了生气的活泼感。
在四九城已经夸耀快要销声匿迹的文人长袍和枝招展的旗袍,竟然在现在的沪市街上随处可见,时不时还能看到有人穿着时髦的西装革履从人群里穿过。
老福特,黄包车,红色的广告牌和随处可见的西方风格的建筑,这些都让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的惊讶不已。
也就是杨宁后世见多了大城市,还能坦然处之。
现在的沪市,顶多就是后世小县城的水平,只不过路上行人的服装打扮,让他有一种此时身穿在一副老沪市油画里的感受。
“沪市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解放前一直都是外国人最多的地方,虽然没有上四九城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但也算是别有一番体验。”
看到杨宁和胡映红两人都看着车外的景色默不作声,吴老还以为他们被上海的繁华惊呆了,给他们介绍的同时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
“沪市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繁华,普通人大部分都住在阴暗狭窄石库门里弄,好多户人家挤在一起,毕竟沪市现在的人口太多了,居住条件自然比起四九城还差点。”
虽然听着吴老这是是在说沪市的缺点,但杨宁怎么觉得吴老这是在凡尔赛呢?
也难怪,沪市自从开埠后,就一直是我们最大的城市,就说现在,四九城的人口就算加上各地援建人口,也才四百多万。
而沪市的人口,现在都已经六七百万,妥妥的第一大城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