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还威胁我说,如果我不按照他们的吩咐去做,就杀了我的父母。”
她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为了救我的父母,我只能听从他们的命令。国师给了我桃花蛊,还说今日大皇子必定会在酉时来探望辰妃娘娘。他让我在辰妃娘娘常喝的药里下蛊,然后又指使我让小太监去给皇上报信。”
说到这里,小兰已经泣不成声。
此外,其他宫女们再也纷纷最终供出了幕后主使——皇后和国师。
皇帝听到这两个名字,顿时大怒,他的目光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扫向皇后和国师所在的方向,眼神冰冷得仿佛能将人冻结。
“朕待你们不薄,平日里对你们信任有加,你们竟敢如此算计朕的儿子和妃子,你们的胆子也太大了!”
皇后和国师听到皇上的怒斥,吓得瘫软在地,脸色惨白如纸。皇后浑身颤抖,不停地磕头求饶:
“皇上,臣妾知错了,臣妾一时糊涂,才犯下了这等大错,求皇上饶命啊!”
国师也吓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颤抖着。
大皇子见状,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背后定不止他们二人主谋,如此缜密的计划,必定还有其他人参与其中。为了后宫的安宁,为了父皇的江山社稷,应彻查后宫与之勾结之人。”
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沉声说道:
“皇儿所言极是。来人,即刻下令,严查后宫,凡是与此事有关之人,一律严惩不贷!”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整个皇宫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
侍卫们四处奔走,对后宫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进行了细致的排查。
在这场风暴中,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更多的人被牵扯其中……
不久,真相大白,诸多参与阴谋之人皆受到惩处。
大皇子经此一事威望更盛。辰妃感激大皇子解围之恩,两人关系愈加亲近。
自此事过后,大皇子更加勤勉于政务,常伴皇帝左右,为其分忧解难。
辰妃也深得皇帝信任,时常在皇帝耳边夸赞大皇子的贤德。
一日,大皇子进宫面圣,恰逢辰妃也在。大皇子恭敬行礼后,辰妃含笑道:
“大皇子如今越发稳重可靠了。”大皇子谦逊回应。
皇帝看着二人,心中忽生一念。
“朕见你二人历经磨难仍心怀赤诚,朕有意赏赐,让辰妃认你为义子,从此你便是辰妃之子,地位更为稳固。”
大皇子与辰妃皆是一愣,而后相视一笑,齐声谢恩。
如此一来,大皇子在朝中根基更深,众人皆知他与辰妃情同母子,背后再有皇帝支持。
那些曾妄图谋害他的势力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大皇子始终秉持公正善良之心治理国家,在他的努力下,王朝日益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皇后和国师的阴谋败露后,皇后被打入冷宫,国师被解职,赶出皇宫!整个皇宫都陷入了一阵沸反盈天的喧闹。
犯下大错的皇后,被数名侍卫押解着,一步一步地走向那阴冷潮湿、被世人遗忘的冷宫。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曾经的骄傲与威严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绝望和懊悔。
她的嘴唇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却只是发出了几声微弱的叹息。
她心中满是怨恨,恨自己的计划如此轻易地就被揭穿,恨大皇子的精明和皇帝的决绝。她在心中怒吼:
“我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荣耀,为什么要如此对我!”
然而,这一切的愤怒和不甘都无法改变她即将被幽禁的命运。
而国师呢,他被一群官兵强行拖出了皇宫。他的官服被扯得凌乱不堪,头发也变得蓬乱。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沮丧,他不断地挣扎着,嘴里还喊着:
“我不服!我不服!”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个结果的不满,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只不过是手段激进了一些而已。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东山再起,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惩罚他的人付出代价。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外,百姓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纷纷聚集在皇宫外,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愤怒和喜悦交织的神情。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双手颤抖着,指着皇宫的方向,大声骂道:
“这皇后和国师,平日里作威作福,坏事做尽,如今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真是大快人心啊!”
他的声音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共鸣,周围的百姓们纷纷点头附和。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挥舞着拳头,大声喊道:
“早就该收拾他们了,这些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把我们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现在被关的关,被赶的赶,真是解气!”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皇宫内,太监和宫女们也都在私下里议论纷纷。他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对皇后和国师毕恭毕敬、战战兢兢了。
一位平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