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都市言情>皇家药械商> 2. 用药救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 用药救人(1 / 3)

驴车晃晃悠悠走了很久,姜青黎躺在驴车上,将目前来说对她有用的信息整理了一下。

这里是北唐,一个刚刚立朝十年的新兴王朝,年号康定。几百年前,她的祖先不知积了什么德,竟在这新帝定下的都城附近安了家。原本的郸城成了内城,而城外十里圈成了外城。姜家老宅阴差阳错地被划在了外城,从此,姜家一众人等从贱农摇身一变,成了平民。

姜青黎的父亲姜远山,人称姜大,是姜家兄弟中的老大,性情温顺善良。早些年,战乱频发,饥荒肆虐,为了养活尚且年幼的弟弟们,他毅然从军。在军中,他省吃俭用,年年将微薄的军饷寄回家中,一寄便是十年。直到新王平定天下,他才带着一身伤病退伍。

回到家中却发现,家中仅有的一亩地被朝廷收走了,除却父母亲住的老房子,唯一剩下的一块宅基地都让弟弟们以婚配为由分占了出去。姜大固然气愤,可爹娘的心不正,再怎么闹也没用。于是只能将宅基地旁边的牛棚拆了,圈起一个院子,搭了一个茅草屋成了临时住所。

平民有自由贸易的权利,朝廷又鼓励经商。姜大在军中结识了一位军医,学了些本事,便做起了药品倒卖的生意。

姜青黎记事时,药铺已经开张,她知道这间铺子对父亲的意义,可父亲从不允许她插手。直到父母去世,她对药铺的经营仍一窍不通。

三个月的丧期里,她心无打理那些娇贵的药材,铺子亏损数百两。丧期刚过,债主们便纷纷上门,为了还债,姜青黎将家产变卖了个干净,可仍然不够,姜家各房将她视作洪水猛兽,她上门借钱纷纷闭而不见。

王三等人亦是众多债主中的一支,原主的记忆里没有太多相关的信息,只知道几人都是城外王家庄的村民,以王三为首,这次是在山上得了一株百年的野山参,想通过父亲的药铺卖个高价。

在这个朝代,山参这种东西本就是稀罕之物,更不要说百年的野山参,要是经营恰当,卖到上百两也不为过。

谁曾想父亲收下药材后不过几日,还没来得及卖出去就发生了意外,王三欲拿回自己的野山参,却来晚一步,那根名贵的山参被前来讨债的其他债主抢去抵了债,王三众人只好将其折算成银两,限原主七天之内凑出一百两,不然就将她卖进窑子抵债。

随着还款期限的逼近,家人的冷漠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不被王三等人将她卖到那脏窟窿里面,她选择了死亡。

原主的记忆像是一把刀,在姜青黎地心头留下血淋淋的烙印,让她再次体会到人性的凉薄,她想到二人一模一样的容貌,仿佛冥冥之中早有注定,注定由她来救赎这个命更苦的姑娘。

在摇曳的驴车上不知摇晃了多久,就在姜青黎即将支撑不住的时候,前面传来一声天籁。

“吁~”,是停驴的声音。

几人低语了几声姜青黎没听清,下一秒她便连同她身上盖着的蓑衣一起被运下车,随即被暴力地扔进进一个臭烘烘的地方,被扔晕之前她仿佛听到了一声驴叫,是驴圈啊...

姜青黎是被一个孩童的哭声吵醒的,那孩童的哭声不似寻常,羸弱得像个小猫,潜意识起了好奇,幽幽转醒过来。

许是刚才昏迷了片刻身子上恢复了些许力气,姜青黎掀开身上盖着的蓑衣,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想要找到哭声的来源。

此时已经是深夜,周围一片漆黑,只再驴圈的不远处,一个茅草屋传来一丝光亮。

安抚好受惊的驴兄,姜青黎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屋子里的动静,孩子的哭声正是来源于这间茅草屋,除此之外,屋内还时不时传来妇人的抽泣和男人的叹息。

不多时,有两个人打了帘子从屋里走了出来,其中一人正是王三,另一位提着一个药箱,显然是一位大夫。

二人朝着驴圈的方向走来,随即旁边传来木门被打开的嘎吱声,原来驴圈的旁边是大门,王三在此送别大夫。

“早些给孩子准备后事吧!”老先生留下一句话便匆匆离去。

王三站在门口,没有任何言语,通过静谧的空气,姜青黎仿佛能嗅到他的绝望。

姜青黎突然想到白日里她听到的那句话,那人说“咱要是真进去了,二娃才真是没救了”,结合现在的情况,大概率是王三的孩子病了。

姜青黎心中一动,她意识到,自救的机会或许就在这里。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治好孩子的病,但只要能让孩子多活一天,她被卖入青楼的可能性就会少一分。

于是,她用尽全身力气,朝着王三的方向喊道:“王大哥,我有法子治孩子的病!”

王三却根本不理会,径直朝屋里走去。

姜青黎急了,再次喊道:“王大哥,孩子的病情耽误不得啊!”

王三终于停下脚步,转身怒气冲冲地走过来,一把揪住她的衣领:“京城中有名的大夫都治不好,你哪里来的本事!”

姜青黎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轻声说道:“或许我救不下孩子的性命,但能让她多留些时日……也是好的。”

王三沉默了片刻,最终粗鲁地将她拎起来,拖进了屋内:“你若敢耍我,我定将你扔进河里喂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