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竭后,再也找不到其它油井,至少可以通过煤油灯,从中原官绅手上收获丰厚利润。
这也是是黄四喜勒令工匠扎堆‘黑水泉’,研制煤油灯的用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西域商会’创造暴利。
黄四喜是穿越者,他非常清楚原油的重要作用,这是工业时代的根基。
可惜目前仅仅是十七世纪,整个天下都处在手工业时代,即使黄四喜集合中原所有的能工巧匠,他们唯一可以利用原油的地方只有煤油灯,而且是采用最原始的蒸馏手法,从原油里边获取可供燃烧的煤油。
不过就算原油的蒸馏技术停滞一百年不发展也没有关系,黄四喜通过煤油灯让全天下认识到原油的种种利处。
等一百年后工业时代到来后,原油矿井肯定会得到全天下的重视。
黄四喜的‘西域商会’,今后主营的商品就是煤油灯。为了确保煤油灯的收益顺利归入朝廷,黄四喜不止招募的大批工匠,同时调派心腹洞玄与小庄进驻南疆,由洞玄担任‘西域商会’的总督,全权经略南疆商贸。
当年黄四喜在五台山诛杀鞑子皇帝顺治与康熙,随后让九难与冒浣莲假冒两帝潜伏紫禁城。
只是掌握皇宫大权并不够,黄四喜又让洞玄道人假冒康亲王杰书,出任九门提督,接着控制整个京城的治安。
洞玄道人也不负黄四喜重托,完美胜任了九门提督的差事。
黄四喜在昆明起兵时,消息传到京师,八旗鞑子勋贵当即联合起来,试图逼宫,让九难与冒浣莲下旨围剿黄四喜。
在这关键时刻,洞玄道人依靠九门提督的身份,果断镇压逼宫的八旗勋贵,把八旗试图组建平叛兵马的计划胎死腹中。
黄四喜在收复中原期间,没有遭遇任何一支大规模的鞑子兵马,多是洞玄道人之功。
等黄四喜统领降龙军攻入京师,洞玄道人更是作为内应,打开紫禁城内外的所有城门,给黄四喜兵不血刃收复京城,提供了决定性条件。
黄四喜也没有忽视洞玄道人的功劳,他登基后,直接下旨勒令洞玄道人还俗,并把洞玄道人选入了内阁当中,成为八大内阁辅臣之一。
由于洞玄是昔年仙都派年纪最幼的弟子,迄今年纪不足五旬。
八大阁臣当中,文臣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吕留良,武臣是胡桂南、罗立如、孟铮、洞玄。
这八人只有吕留良堪堪年过四旬,比洞玄年轻,其余六人全都比洞玄年长。
黄四喜在内阁执行的是轮值首辅制,规矩是年长者先担任首辅,年轻者靠后。
所以洞玄是四大武将里最后担任首辅的阁臣,他目前在京城并没有重要公务,黄四喜就把他调派到南疆,让他担任‘西域商会’总督,替朝廷经略南疆。
今次黄四喜视察‘黑水泉’的煤油灯生产基地,也是由洞玄全程陪同。
在大多数中原人眼里,南疆就是边塞蛮域,洞玄也是这种观念,他最初并不愿意离开中原,前往南疆任职,但他得知朝廷要在南疆成立‘西域商会’,这个商会规模与‘远东商会’、‘天竺商会’并驾齐驱,他立即欢喜赴任。
数年间,朝廷通过‘远东商会’、‘天竺商会’赚取不计其数的收益,‘西域商会’所面临的疆域更为广阔,毕竟自古以来中原朝廷都在经略西域,丝绸之路的起源也在西域,如果经营得当,收益肯定会更大。
洞玄知道黄四喜对各大商会的利润最为看重,谁上缴朝廷的利润高,黄四喜的嘉奖就越大,洞玄就欣然赶赴南疆,主持起‘西域商会’的发展。
黄四喜巡视基地石堡,见煤油灯已经初具生产线的流程,他知道‘西域商会’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规。
纵然‘西域商会’是初创,但是等煤油灯大批量运往中原,‘西域商会’的收益绝对不会低于‘远东商会’与‘天竺商会’。
黄四喜手握三大商会的贸易利润,已经可以完全抵消中原百姓的农税。
朝廷只需要抓紧三大商会的收益,就可以确保天下太平。
就算黄四喜现在离开‘碧血江湖’,也不会影响朝廷的有效运转,更不会影响中原商业的繁荣与兴盛。
黄四喜见洞玄与小庄在南疆的经营逐渐稳固,他也不再南疆久留,准备班师返回京城。
但在临走之前,他还有一件要务要处理。
这天他领着飞红巾脱离御林军,深入到茫茫天山山脉之间。
持续行进数日,他们瞧见一座白雪皑皑的雪峰挡在面前,乍一看去,这座雪峰像是一头巨大骆驼,头东尾西,披着白色绒毛。
飞红巾一眼认出雪峰来历,朝黄四喜说道:“这是骆驼峰,武当卓一航大侠貌似就在峰上隐居,陛下是想见一见卓大侠?”
“不是!”
黄四喜道:“卓一航登上骆驼峰是另有缘故,他是为了给你师父采摘一朵奇,才幽居在雪峰之巅的。”
“奇?”
飞红巾想起当年黄四喜在河间府黄公祠外所讲的话:“陛下所说奇,是不是优昙?”
“除了此还能是什么!”
黄四喜当年为了向武林群豪解释他样貌年轻的原因,口称是服用了优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