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武侠世界刺客行> 第180章 钱仓与宝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钱仓与宝藏(2 / 3)

府。

等云滇彻底归服黄四喜麾下,北伐也随之展开。

在北伐之前,黄四喜已经做足了所有准备,他先替换了清廷皇宫,又替换中原各地官府,再以取消农税拉拢各地官绅。

所有抵抗黄四喜的因素已经统统被瓦解。

黄四喜统领降龙军进入川蜀,根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川蜀全境望风而降。

待收复了川蜀,降龙军在川、陕、甘交界的剑阁暂作停留。

这天黄四喜领着麾下一众将领,登上剑阁去拜访一位江湖奇人。

这奇人名唤桂天澜,本是抗清名将李定国的部下,当年李定国忧愤离世后,李定国部的反清义军也土崩瓦解各谋生路,桂天澜选择在剑阁隐居。

黄四喜找到桂天澜后,直接提出要取出‘李定国宝藏’,用于反清大业。桂天澜久闻降龙大侠名声,当即领着黄四喜前往‘李定国宝藏’的藏匿之地。

说起来,这一座‘李定国宝藏’最早可以追溯到崇祯年间的张献忠部。

李定国最早是张献忠麾下将领。

昔年张献忠起兵反清,建立大西国,搜刮天下财富不计其数,等张献忠兵败受伤,奄奄一息时,曾经处置过劫掠财富。

张献忠死前,曾把部分金银珠宝沉落于川江,陪他一起殉葬,另一部分金银被李定国所得。

等张献忠死后,李定国舍掉大西国,转而拥护明廷永历帝,后永历帝被吴三桂一路追击,永历帝自知复国无望,就把明廷所藏的财富全部交给了李定国。

这样一来,李定国从大西国与明廷各自继承了一笔丰厚财富,合计有十万八千斤黄金,这绝对是天文数字,李定国为了确保黄金安全,精心挑选心腹三百人,把黄金铸造成十八座黄金罗汉,运入剑阁下的山洞里,从此封藏起来,以备反清之需。

桂天澜就是李定国三百心腹的首领,此人隐居剑阁,就是为了保护‘李定国宝藏’。

黄四喜之所以拜访桂天澜,自然也是为了打开剑阁下的山洞宝藏。

“大帅请看,这十八尊佛像就是使用黄金铸造出来!总计有十万八千斤,尘封于此已经有十年之久!”

山洞里,桂天澜领着黄四喜等人来到了宝藏埋藏地点。

桂天澜邀请众人推倒其中一座佛像,从佛像底座里取出一个锦盒。

只见盒里放着一张信笺,桂天澜把信笺递给了黄四喜。

黄四喜展开一看,见信上写了这样一段话:“乙酉之年,孟秋之月,大盗移国,宗室南迁,滇边奔命,有去无中兴之望,期于后一世,定国奉大西王之遗命与永历帝之御旨,以黄金十万八千斤,铸成十八罗汉,藏于此洞!留待豪杰之士,以为复国之资!若有取作私用者,人天共诛!”

这是李定国亲笔信笺,他临死之前打算把十万斤黄金托付给抗清义士。

其实李定国的做法与黄四喜如出一辙。

当年黄四喜离开‘碧血江湖’时,曾经把荆州城外天宁寺宝藏托付给了铁罗汉与胡桂南,同样留下叮嘱,宝藏只能用于反清复国,恢复中原。

桂天澜是忠义之士,他严重遵照李定国的遗训,眼见黄四喜已经收复云滇与川蜀两省,恢复中原指日可待,他就透露出李定国宝藏位置,献奉宝藏给黄四喜。

整整十万斤黄金,等同于一千万两白银,足够何铁手分配调用。

等把这十万斤黄金运出剑阁,黄四喜立即挥师进入鄂省。

鄂省荆州城外的天龙寺内,还有另外一处宝藏等着黄四喜去取。

这一天,胡桂南与铁罗汉风尘仆仆赶到设在荆州城外的临时大元帅府邸。

时隔三十年未见,胡桂南与铁罗汉都已经年逾甲,但他们身子骨仍旧硬朗,也从未遗忘当年黄四喜叮嘱他们的责任。

“相公,天宁寺那座金佛完好无损,佛内珠宝我与罗汉哥也不曾妄动一下,当初相公把这座宝藏交给我们时是什么样,至今仍旧是什么样!”

胡桂南站在黄四喜身边,笑着讲述天宁寺宝藏的情况。

虽然当年黄四喜曾有叮嘱,明确告知胡桂南与铁罗汉:‘假如将来有一天,我遭遇不测,但鞑子却卷土重来,攻占了中原,到时你们要把这尊金佛与珠宝交给抗鞑的义军。’

但胡桂南与铁罗汉全都不信黄四喜会身死,两人一直在期待着黄四喜再度回归中原。

为此他们挖空了天宁寺地底,把寺内金佛与珠宝全部尘封在了地底,暂时封存了这座宝藏,只等黄四喜回归后再启封。

这也是黄四喜最初南下云滇途经荆州城时,发现天宁寺被夷为平地的原因。

胡桂南与铁罗汉把天宁寺宝藏埋于地下后,各自离开荆州城,一个远赴藏境,另一个远赴辽东,数十年不赴中原,直至他们听闻黄四喜誓师反清,才赶来与黄四喜见面。

两人像是心有灵犀,竟然在同一天抵达黄四喜的府邸。

黄四喜得知天宁寺宝藏原封未动,朝身边的何铁手笑道:“这一座天宁寺宝藏的价值,与剑阁宝藏大致相当,估计也有十万斤黄金,你还发愁以后缺钱用吗?”

天宁寺宝藏的金佛重量只有数万斤,但佛肚内藏有大量珍珠、宝石、金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