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 第 11 章(4 / 5)

很快,四个孩子来到了第二赛段的“绕花桩”,而来到这一赛段之后,所有人的滑速立马开始肉眼可见地下降。

平日里的花滑训练,关于角标的练习大多是为了训练对于用刃和冰面方向的精确度,很少会专门考察训练者在角标间滑行的滑速。

正是因此,第二赛段不仅考验速度,同时考察的也是四个参赛者的基本功和对角标这一训练的熟练度。

于思梦定睛一看,一开始滑在第一位的选手,基本功显然更加扎实,进入到第二赛段时,虽说因为角标的存在产生了明显的降速,但总体看来依旧滑的很顺畅。

然而,排位第二和第三位的选手很明显就不同了。在进入赛段后,第三名的选手很快就被第四名超越;而第二名选手或许是因为看见自己和第一名的差距逐渐拉开,一时心急,加快了脚步。

谁知,就在他加速一秒过后,左脚的冰鞋一下子碰倒了一个角标,接连的失误下,直接让他在进入第三赛段前落到了倒数第三的位置。

进入第三赛段后,四位选手的速度再一次肉眼可见地下降了。

以平地打比方:如果说第一赛段四人都算是在奔跑,到了第二赛段,四个人只能称得上小跑了;而到了第三赛段,所有的选手只能算得上是“疾走”,且全程都小心翼翼。

于思梦皱着眉,如果说一开始黄雨婕和她说这次的赛道很难时她还有些不以为意,那么现在她是彻底认识到了。

只见其余还没参加模拟赛的冰场学员,无一不是战战兢兢看着那4名选手,有些人甚至直接屏住了呼吸,就连轻呼和喝彩都不由自主压低了声音。

不知不觉间,这一组的模拟赛来到了最后阶段,待四位选手里最后一名的身影消失在了泡沫假山间后,赛道外站着的所有学员彻底失去了对比赛现状的把握。

于思梦忍不住看了眼张小哥和王教练的方向,只见他们凑在一起,盯着平板,似乎正借着由冰场上方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低声讨论。

广茂冰场为了举办这次滑速比赛,很显然在经费方面也下了一番血本。

过了约么几十秒,终于有人从假山间现出身形。

然而,出乎大多数人意料,首个通过假山赛段的选手并不是在进入第四赛段前排名第一的选手,而是排名第三的。一开始排名第一的成了第二,排名第二的则是第三,排名第四的,则是在第二赛段碰倒角标失误的那位选手。

而值得一提的是,那位选手不仅仅在第四赛段接连失误,甚至还在赛段内摔倒了。在比赛的途中,冰场内所有人都听到了“砰”的一声巨响,足以见得这一跤摔得有多扎实。

四个人到达终点后,无一不是一脸惊险,面色都不大好看。其余学员先是鼓掌,接着围上前去,大多都是想打听第四赛段的地形具体如何。

于思梦思索着赛道的设计,一时没有动弹,李彤却不甘留在原地,而是跟着到那四人身边凑热闹。

王教练和张小哥在一边计算四个人的成绩,记录在册后双双一叹气。

“好了好了!别讨论了!”王教练拍拍手,“第二组选手,准备!”

随着王教练喊出第二组选手的名字,很快又是第三组、第四组……

轮到李彤时,于思梦定睛一看,没想到她竟然和黄雨婕是一组。

黄雨婕今日一改俱乐部联赛当天紧张蔫吧的状态,整个人显出一副跃跃欲试,势在必得之态;而李彤与之相对,显然就看着局促得多。

这一组比完后,黄雨婕排第一,李彤则排小组第二。李彤下场之后,来到于思梦身边,一脸的痛心疾首。

“别人一般都是冰鞋碰倒障碍物,哪像我,第四赛段光膝盖和肩膀就碰到了假山好几次!”

于思梦听了这话,看着李彤超过1米68的个头哭笑不得,“别太伤心,那是因为你腿长。”

“这个比赛对个子高的人一点也不友好。”李彤不服气地哀叹一声,一边摸了摸自己的膝盖。

于思梦拍了拍她的肩膀,没再多说什么。

经过她的观赛,李彤不愧是系统性练过花滑的孩子。跳跃、旋转等其他技术实力暂且不提,就滑行基础这块,她和今日大多数学员比起来绝对隶属上游。

只可惜,即便说今天模拟赛的赛道对于个子高的人不友好,但花滑这整个运动项目,其实都对个子高的人很不友好。

毕竟,花滑技术动作里的跳跃和旋转都需要选手找准身体重心,而选手的个头越高,重心也就越难把握,练起花滑就越难。

与此同时,选手身高还涉及到了体重基数,一旦体重增长,其他方面不说,摔一跤都会比其他人更疼,受伤的概率也会更大。

“李彤,”于思梦小声问,“所以说……第四赛段内部到底长什么样?”

“全都是假山,路很窄、很难、还会遮挡视线……”李彤说到这里,面色变得凝重,“说真的,你如果真的只练了两周花滑,现在退赛还来得及……”

“来都来了,就这么退了岂不是尴尬?”于思梦呵呵笑了笑,“更何况,现在想退出怕是有些来不及了。”

李彤微微一怔,“你是第几组来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