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家书(1 / 2)

第61章家书

宁窈被强留在宫中。名曰做客和为皇后小皇子诊治,实则囚禁。以提防裴台熠出城后拥兵自重。

比起深宫的循规蹈矩,宁窈更怀念医庐里的化真和师兄。那间小医庐虽然清贫,但每日也清闲不少。宁窈便越发坚定,待风波平静后,她绝不会留在这深宫大院里被活活闷死。

唯一幸运的是,宫中太医院藏书众多。甚至一些在化真先生医庐里都不曾收录的宝书,就丢在角落里吃灰。

宁窈如获至宝,一闲来无事,便一头扎进书海。偶然里,她竞翻到了一本老太医问诊手札。其中记载的都是他在问诊中悟到的心得体会。

宁窈起初是只当闲书看来解闷,结果翻着翻着,不禁叹了口气。她曾经也以为,太医院的太医们名副其实,尸位素餐。但从这位不知名老先生的笔记中,她深感伴君如伴虎。

在太医院,太医治病所面临的掣肘甚多。开出药方药效只是其次,人情练达才为主要。在此高压之下开出的药方,组合散漫,又怎会见效?姬醇多年求子不得,其实多和他性情自大,疑心病重,不听从太医医嘱,滥用补药关系颇大,反而与他所谓弑父杀兄的因果报应无甚关系。他登基时,还不到三十,如若在那个年龄谨遵医嘱,好生调养,是不至于子嗣凋零,更不用抱养孩子招子,逼得裴台熠与父母分离。翻着翻着,宁窈忽然翻到了这位太医记录自己出宫为姬瑜问诊的内容。算起来,姬瑜是她的大舅母,也是她的婆婆。宁窈意外看到姬瑜的往事,冒出好奇,便尤为认真地往下看去。

当时正是仲春时节,太医记载姬瑜有经血不止,腹痛等症状,便为她开出了女子调养身体的药方。其中有一味药为桃仁。桃仁味苦、甘,平,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癜,通脉,止痛,多用于经闭不通血枯,产后腹痛血虚。

宁窈蹙眉接着往后翻。

随后几页,记载的又是后宫中妃嫔为给姬醇怀上龙子,私下如何服用秘药。这一部分所列出药物触目惊心,比起药方,更像是巫毒之术。紫车轮、胎衣,人乳,不胜枚举。

宁窈一目十行,匆匆翻过。

又读了数十页,日子也从三月来到了隆冬,这时姬瑜的名字终于再次出现了。

但这一次这位太医出宫诊治,却是为了小儿夜咳。这个孩子自然就是裴台熠。宁窈立刻往前翻,比对太医两次出宫诊治的具体日期。第一次太医开出桃仁是仲春三月末,而第二次开出小儿百日咳是隆冬十一月。

母亲怀胎十月,其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女子怀胎真实的时长是二百八十天,十个月经周期。这位太医前后两次问诊,这中间恰好就刚过去了九个月。胎儿足月诞下,毫无破绽。

但问题是,所有医书中关于桃仁药效均会着重强调一-孕妇不可服。太医第一次给姬瑜问诊时,绝不会忽略这一点。所以,姬瑜只可能是在第一次请太医之后才有身孕。她当时的身体状况是经血不止。姬瑜贵为长公主,太医记载她的症状需避讳,所以没有写得非常直白。但从症状的描述,宁窈推测姬瑜当时应该是刚小产,这样用桃仁就合情合理那么,姬瑜怎么可能刚小产过一次,就紧接着便又有身孕,然后在九个月后顺利生下一个足月健康的胎儿?这之间的巧合过于微妙。再想到裴老太太对他们婚事的态度,还有预知梦里裴台熠和姬醇反目成仇,宁窈心不禁怦怦乱跳起来。

她仿佛就要触碰到一个深宫秘闻,她不安地继续四处翻找,企图找到关于裴台熠出生时的记载。

“夫人。"书架后传来侍女的声音,宁窈如梦初醒,手中的书卷应声落地,“皇后娘娘请您过去喝茶。”

“好。"宁窈定了定神,俯身拾起来了书。宁窈不怎么喜欢参与宫中宴会。

但她只有在宫中宴会上,才能听到关于裴台熠的消息。所以每次皇后有宴,她都会前去露面。

席间,她听到众人说前线捷报频传,裴台熠的军队已长驱直入地到了上吉,在抓捕白芷兰的同时,歼灭了蛮夷频频骚扰北面边境的窝点。听到裴台熠一切安好,宁窈心中的石头略松动了些。她悄悄瞥了一眼姬醇的脸色。

似乎裴台熠那边的情况越顺利,姬醇的脸色反而越冷峻,头疾也越严重。宁窈胡思乱想起来,此时姬醇有察觉裴台熠的身世有问题吗?他如果发现了,会放裴台熠一马吗?

裴台熠身在上吉,与京城相隔十万八千里。一封家书辗转传到宁窈手中,已过了十日有余。

这些天,宁窈为查裴台熠的身世整日泡在太医院,有些焦头烂额,突然收到这薄薄一张纸,激动得有些鼻头发酸。

她回到偏殿,反复仔细读那信。

家书是字落在纸上,总比不得面对面互诉愁肠,往往语气要生疏冷漠些。但裴台熠写起家书来,却也是他那狂妄无边的性子。他也不管这封信送到她手上时会不会被旁人看到,会不会流落进民间,他就在信中我行我素地说想她,思之如狂,甚至还要说一些闺房里才会说的胡话。宁窈读那信,仿佛在读藏在书摊里藏在最角落的禁书,脸烧得通红,面红耳赤。他怎么能用这么好看,这么飘逸冷峻的笔迹,写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