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172章 驱虎吞狼,一起收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驱虎吞狼,一起收拾(2 / 4)

说黄朝宣和张先壁的坏话,告诉李乾德他们与张献忠有勾结。

开上帝视角看,这是诬陷。

因为二人一直抵抗到永历年间,显然不存在什么勾结一说。

然而站在李乾德的角度来看,却无法判断。

因而他决定先不发饷银再说。

当然。

刘承胤等三人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劫掠百姓,鱼肉乡里,堪比小左良玉,这么做倒也无可厚非。

只是会引发内部矛盾,所以李乾德很是担忧。

正在李乾德于宝庆武冈府衙中犹豫不决的时候,有快马赶到,门外的侍卫进来禀报道:“报,湖广巡按刘大人急报!”

“快让信使进来。”

得知这个消息,李乾德连忙说道。

信使进来说道:“报巡抚大人,太祖陛下临凡,已经收复长沙,命大人前往长沙觐见,这是巡按大人的亲笔书信。”

‘什么鬼东西?’

李乾德刚开始还忐忑不安,不知道是坏消息还是好消息。

结果忽然来了个鬼消息,弄得他呆在那傻眼。

但好在很快回过神来,接过书信。

信里的内容更让他懵圈。

太祖陛下带着大将军徐达、曹国公李文忠、信国公汤和、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下凡来了?

真的假的?

李乾德皱起眉头。

旁边幕僚说道:“装神弄鬼,必定又是献贼奸计。”

“巡按大人为人刚直,当不至于如此吧。”

“这可说不准。”

“要不是还派人打探一番?我觉得献贼用这种计谋,倒是有些小儿科了些,当不至于把我们当傻子愚弄。”

“谁知道呢。但我以为还是回书斥责一番,这太匪夷所思了,太祖他老人家都去世多少年了,若是显灵的话,岂不是早该显灵了?”

“巡抚大人,我也以为这是献贼奸计。”

几个幕僚议论纷纷。

明代官员都会召幕僚,甚至李乾德本人因为丢失湖南而降职,在南明隆武时期担任过王应熊的幕僚。

所以眼下李乾德急需要幕僚给出意见。

但显然幕僚们经过激烈讨论,除了一人觉得可信,认为刘熙祚品行刚正以外,其余人都觉得刘熙祚已经投敌,这是张献忠设的陷阱,坚决不能去。

“嗯,既然如此,我修书一封!”

李乾德也是这么认为,思量许久后,他义正言辞地写了一封回绝信,痛骂刘熙祚一阵,让信使带了回去。

这也正常。

明末天下大乱,不仅仅在于民间起义四起,还在于秩序的崩塌。

各地官府被起义军影响,官员遭到驱赶,四处流浪,加上信息不通畅,有的时候明明地方还在抵抗,朝廷以为已经沦陷,就又派了新的官员过来,造成了这种秩序混乱的局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眼下的大明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黑暗森林。

官员与官员之间互相不信任,皇帝与官员之间互相不信任,将领与官员之间互相不信任,百姓与官员、将领、皇帝之间也互相不信任。

因此在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往往不敢轻举妄动,以至于经常会出现明明有机会歼灭敌人,却观望一番,导致错失时机的事情。

但片刻后,李乾德写完了信,还是迟疑道:“若是献贼奸计,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不如派人打探一番?”

之前那个说刘熙祚品行刚正的幕僚建议道。

“唔”

李乾德犹豫片刻,他还是抱了一丁点希望。万一。

万一真就是太祖来了呢?

因而迟疑许久,他点点头道:“信回过去,打探也得派人打探一番,这并非是寄希望于太祖,而是刘巡按品行我也听闻过,不可冤枉了好人。”

当下李乾德明面上写信回绝,暗地里派了亲信伪装成流民去长沙打探虚实,了解一下长沙的情况。

而除了李乾德以外,吕大器、左良玉、周二南以及张献忠也接到了朱元璋的信,以及长沙被攻破的消息。

之所以给张献忠写信,自然是因为老朱雄才大略,愿意提供统战机会。

在屠川之前,张献忠还是表现出了相当的英主气质。

不仅开仓放粮,对百姓秋毫无犯,而且攻取的地方全都减免赋税,以至于人心归附,队伍愈发庞大。

老朱作为雄主,可以给张献忠一次机会。

就好像他在元末时期,同样有无数被他击败的敌人投奔一样。

当然。

机会也只给一次。

若是张献忠抓不住,那就怪不得谁了。

为此朱云峰戏称这是钓鱼执法。

元末的时候老朱南征北战,又礼贤下士,把敌人打败人人皆服,大家纷纷投降。

但眼下老朱才夺了个长沙,就几千人的部队,张献忠当然不会屈服。

要逼降对方,肯定得把他打得惨败才行。

哪有在自己兵少而对方兵强马壮的时候劝人投降的?

显然老朱也就是做做样子。

一来张献忠狡诈反复无常,就算投降也不会真投。二来他必杀李自成与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