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还没说话,朱棣就已经苦笑道。
“那就更不能放过了,正因为他是朱家皇室,代表的是大明皇室,结果却这么肆意妄为,让天下百姓怎么看?”
朱云峰冷声说道:“不是我针对他,说实话,他如果回金陵后老老实实一点,别这样嚣张跋扈,或许在凤阳关几年,变个样,放出来也没什么。但你们也看到了,他一回金陵就这般横冲直撞,在你们面前装一装样子,到了外面连装都不装了,这种人是死不悔改的。与其等将来他继续胡作非为,被忍无可忍的宫人毒杀。还不如圈禁起来,这也算是救他一条命。”
朱棣与朱标对视一眼,最终两个人也只能叹息一声。
朱标摇摇头道:“算了,就这样吧。云峰说的对,圈禁起来,好过他将来被毒杀,至少也能活得久些,希望他能在凤阳好好悔改,不至于落得后来的下场。”
“唉。”
朱棣叹了口气,随后说道:“不说这些了,谈谈正事吧。云峰,都快一个月了,我们收集了胡惟庸很多罪证。他在中书省擅自做主,经常瞒报奏折。通政司负责全国公文收发,收过来的公文由通政司转交给中书省,但中书省上报到大哥这里的却比通政司少了许多。”
“而且毛骧也查到经常有高级大员出入胡惟庸家,他们之间经常谈论国家大事,一些事情甚至干脆就在胡惟庸家中最了决断。”
“除此之外,这段时间胡惟庸收受的贿赂就不知道几何,许多官员被他提拔,是不是.”
他的意思是,是不是该收网了。
脱离现代太久,手机没网,里面存的单机游戏、缓存视频都没意思了,再不回现代,朱棣觉得自己快要疯掉。
朱标看向朱云峰道:“云峰,你怎么看?实在不行,就让涂节上告吧。”
“其实我今天回来,就是想告诉你们这件事。”
朱云峰笑了起来。
“哦?”
朱标忙道:“有新进展了?”
“嗯。”
朱云峰说道:“你们猜猜,今天谁去了胡惟庸家?”
“谁?”
“吉安侯陆仲亨!”
“他?”
朱标眯起眼睛,意料之中的事情。
因胡惟庸案最早被处死的三个勋贵,就是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以及平凉侯费聚。
之后拔萝卜带泥,又牵扯出了六名侯爵,仅胡惟庸案,就死了九名勋贵!
没想到如今还是如此。
莫非
朱标思索道:“难道胡惟庸真想勾结他们造反?”
“那倒不是。”
朱云峰摇摇头:“兵权都在老祖宗手里,勾结那几个勋贵能干嘛?其实就是他跟费聚因为犯事被老祖宗痛骂了一顿,两个人心里不服气,大家又都是凤阳老乡,就凑在一起吃饭喝酒抱怨几句。”
“就只是这样吗?”
朱标紧锁的眉头倒是舒缓了下来,没造反就好。
如果造反实锤的话,恐怕事态就不是他能够掌握的了。
“但他们骂了老祖宗。”
朱云峰话锋一转,说道:“现在就看你们怎么办吧。他们私底下骂了老祖宗几句,他们死不死,就看你自己决定。现在该拿的证据也拿到了,过几天安排胡惟庸家的奴仆上告就行,再让涂节、商暠时等人一起告,声势搞大点,你直接派兵围了胡惟庸府,把人抓了,再把剩下的人收网打包就行。”
勾结勋贵造反没有。
但跟勋贵一起在私底下骂皇帝有。
这事不算小。
可跟历史上灭九族比起来应该不至于。
所以是灭了他们九族,还是只处理胡惟庸以及相关党羽,再把陆仲亨和费聚处置,不管是削了爵位,亦或者赐死,都是朱标一念之间的事。
“你觉得是赐死他们为好,还是?”
朱标想了想,决定询问一下朱云峰的意见。
这几天朱云峰的布置显然更为妥当,让他自觉就想听听对方的想法。
朱云峰想了想道:“站在老祖宗的立场,估计是巴不得找机会弄死他们。但如果站在你的立场的话,那就公布他们的罪行,却又赦免他们,让他们戴罪立功,反正之后也要北伐打蒙元。”
“我的立场?”
“不错,老祖宗要消灭一切不稳定因素。然而直接弄死会让勋贵们恐惧,到时候不好收场。甚至历史上老祖宗一开始就赦免了他们,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才痛下杀手,就是为了维护稳定。而你现在站出来赦免他们的话,基本上是属于符合老祖宗暂时维护稳定的心思。并且你出手还能起到收买人心的效果,这会为你以后坐江山很有利。”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朱标喃喃自语两句。
难怪父亲要到洪武二十三年才以沉寂十年的胡惟庸案为借口对这些勋贵们动手,原来这里面竟还有如此多的门道。
“收网吧!”
他眼中寒芒闪烁,说道:“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亲自出宫,围剿胡惟庸府!”
“亲自出宫倒也不必,可以来个请君入瓮嘛。当着文武百官拿出真凭实据。不过也是,是时候该结束了,我和老四也要回现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