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并不是个新鲜玩意,在京城早就有了官家的邸报,只是民办的不多,由于官家的邸报是免费发放给各级官员的,商人们也没看出这里面能赚什么钱。
而今日却不同了,薛家丰字号打出了一块儿新招牌,《姑苏丰韵报。
“小哥,这报怎么卖?”
小娃娃仰头一瞧,是个戴纶巾的书生,便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取出了一份晃了晃,道:“一个铜板。”
只是一个铜板,也不算什么大开销,书生点头应道:“邸报倒是个稀罕事,也让我来尝尝鲜吧,一个铜板,收好了小哥。”
书生的同伴围绕在其身边,笑着问道:“近来苏州都没什么事,说是姑苏丰韵,还能说些什么趣闻不成?真是浪费钱。”
书生倒觉得没什么,只是个新鲜玩意,点钱,也就算是满足一下兴致。
毕竟京中只有七品以上才能收到官家的邸报,一般人还真是看不到的。
随意展开一看,和同伴说的也没什么出入。
大概就是对前段时间所发生的大事,做了些总结,还有苏州新任知府的光鲜履历,以及近来坊市开业的情况,哪里能买到便宜好物。
直到反倒报纸的背面,在右下的一角,有一个专门框出的版面。
“逸闻雅事”
书生快速浏览了下这个版面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内容,而后便有些口干舌燥,心跳加速。
猛地将纸张一合,书生与同伴道:“呃,你们去坊市买笔墨,给我带一份就好了,我才记起来家中有事,明日学堂见。”
说罢,就一溜烟的没了身影。
周遭同伴不明所以,不就是看个报吗,怎么突然看出事来了,明明今日说出去采买,是他组的局来着,怎么可能有事?
难道是这报纸有鬼?
众人目光不禁放在了那个身着麻衣的小娃娃身上,又取了一个铜板,道:“给我也来一份吧。”
小娃娃还是干净利落的擦了擦手,取出报纸递了过去,并收好了铜板。
与那书生一样,看前面的版面看得是兴致阑珊,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等到翻过来,瞧见那不同寻常的一角,不禁聚精会神了起来。
这竟然是一篇带颜色的小文章?
其中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志怪小故事。
因为自幼被长辈定下娃娃亲,但其实感情并不好的夫妇,一日早上争吵过后,晚间丈夫归来,想要亲热一番,扫除之前的过节。
毕竟床头打架床尾和,夫妻没有隔夜仇。
但妻子说什么也不同意,将丈夫赶下了床。结果就在这时,房间中钻入了一个狐狸变成的妖精。
将丈夫勾引到了桌案前,就在案下开始了服侍。
丈夫不知妖精的底细,也不知有什么法力,为了活命只能任她予取予求,当妻子听到房中异响,和丈夫奇怪的动静时,还不禁开口询问,丈夫却也只能为此作着掩护。
直到妻子探头看过来,也没发觉那妖精的身影……
场景,细节,乃至丈夫心里的矛盾,和在妻子面前背德的紧张感,全都抒发的淋漓尽致,只几百个字,却字字凝练,让人浮想联翩,一看就是老手了。
而且文章通篇偏白话,更加通俗易懂了,丝毫没有阅读的门槛,通顺非常,作者的匠心,读者能够一览无余。
众人看得口干舌燥,不约而同道:“家里有事,先回去了。”
“诶,你将报纸给我呀,这是我付的钱,一个铜板也不贵,怎么将我的卷走了?”
一转眼,这一伙书生便将顽童麻布袋子的报纸抢得一空。
适时,一个女子衣着光鲜,只不过是一身的丫鬟装束,头顶发髻也是丫鬟髻,手臂上挎着个吊篮,似是才在坊市间采买完路过。
“小弟弟,还有没有邸报了?”
听得女子清澈通透的声音,方才被抢的晕头转向的小娃娃,抬头去望,就见一个姣好容颜的女子就在他面前与他搭话,让他都不禁紧张起来。
“有,还有我手里的这一份,没被他们抢去,但是弄脏了一块儿。”
女子并不在意,反而掏出了两个铜板递了过去。
“好,那就这一份了,收好了钱别丢了。”
说罢,女子转身便走,一路返回了枫桥驿。
入门后,在案前忙碌的林黛玉便问道:“紫鹃姐姐怎么出去了这么久,我要的东西可买到了?”
紫鹃掀开吊篮道:“买到了,缂丝贵重,买家不多,只这一个附鸟图的香囊,足足要百两呢。”
林黛玉颔首道:“百两就百两吧,给皇后娘娘的礼物也不能太轻贱了,银两从我的银子里扣吧。”
紫鹃小声提醒道:“姑娘,你的银子早就和府上的账目走到一块儿去了,你忘了?是你从老爷那要来,而后都归在府库里了。你当时说,反正都是你管,就不分这么细了,若是用就从府里银库取。”
林黛玉想了想,她出门久了,账目都是秦可卿在管,也好久没留意这些琐事了,听紫鹃这样提醒,也确有此事,便点点头道:“那好吧,先用挂在账上,等我这次给爹爹也写封信,再要些银子回来,再补上账目。”
此刻,林黛玉再看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