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283.第281章 黛目前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3.第281章 黛目前犯(2 / 5)

,绝妙。”

左相安景钟家中子弟,安倍抚掌叫绝道。

徐浪身长七尺有余,中等身材,面上也颇为斯文清秀,但却多了不少傲气,立于亭内与各方大人物行礼。

“见过安京侯,见过钱大人……”

见儿子这幅模样,徐耀祖脸上也是有光,开口道:“诸位不必因在下是操办者就偏心,雅会还是以文采最佳者为头名,否则诗册传扬出去,也是叫天下人耻笑江南无才俊。”

安倍颔首道:“徐家主太过自谦了,此诗堪为头名,诸位意下如何?”

施夫子苍声应着,“徐家后辈这首诗,的确不错,两炷香不到的时间,能拟成如此佳作,也当得起才思敏捷。眼下还有一些诗篇未曾看完,待全都看完后再定也不迟。”

听得此言,徐耀祖面上也多了几分淡定。

他最怕的就是搞不定这些名士,名士有名声在外,也不理世俗之事,不求钱财,和商贾最不是一路人了。

买一篇好诗,就是给他们评鉴的,经他们之口,将荣誉按在他的儿子身上。

而当下施夫子的话,已然是成功了一半。

父子相视一笑,皆是胸有成竹。

“嗯,这篇不错。”

施夫子身旁的上清派宗师司马道长捋着颚下的山羊胡,连声赞叹道:“这篇当属佳篇。”

施夫子顿时来了兴趣,能被牛鼻子老道称赞的诗句,定然非属凡类,他脾气比自己还古怪,少有能看入眼的。

“哦,给老夫也看一看。”

司马道长抬手递了过去,“你也来评判下,是不是堪为诗魁。”

听得此言,便立即吸引了亭中众人的目光。

尤其是徐家父子,最为紧张。

两炷香之内,竟然有人的诗词能够达到他们早先就准备好的水平?

妙手偶得,若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写出比他们预先准备的诗词还要高上一筹的诗词,真难想这等人物是如何大才了。

可是今日入园,也未听闻有多么超绝的才俊来到此处参会。

而且若是真有大才,早该在考教官那,就排除在外了。

一时之间,让徐家父子都陷入了疑惑。

徐耀祖虽然面上捏了把汗,但毕竟名士只有两位,而其余的还有六位,就算不算上安京侯,他们还有五个人,优势在我。

便是最后投票选出诗魁,那也非他儿子徐浪莫属。

薛宝钗望着那诗篇,字数颇多,一眼便分辨出了是林黛玉所写,不由得面上生出笑意来,偏头看向林黛玉。

而林黛玉的心思完全不在亭内,对于她能一诗力压群雄的事,她丝毫不怀疑自己的能力。

林黛玉微微仰着头,望向亭外的东北向,一副气鼓鼓的模样。

薛宝钗心底浅笑,微微摇了摇头。

接过佳作,施夫子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秋窗风雨夕?竟还是乐府诗,难得,难得。”

“秋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拟《春江月夜之格,成《秋窗风雨夕,韵律朗朗上口,一十五个秋字,全然写出了秋日肃杀颓败之景,好诗好诗。”

施夫子拍案叫绝,再展开下面的署名见写了“林如海之女于沧浪亭上作”,由此笑道:“原来是林小女的手笔,难怪用了这么多闺阁之词,才情真堪一绝。”

林黛玉福礼感谢赞词。

徐耀祖闻声一怔,再看向林黛玉,未成想这雅会竟有这等变数。

亭内看着是有八个人,可若是安京侯拍定哪个是第一,谁敢反对?

可若是让林如海之女将这头名抢去了,这些年的辛苦劳苦都是为了什么?成人之美?

徐耀祖面色立即暗淡了下来,徐浪也是急得额头冒汗,就在众人传阅之际,忙找补道:“学生斗胆一句,这诗词虽然韵律精妙,只是描绘的太不符合当下之景。”

“雅会原本是一等一的盛会,若是选了如此颓意之诗,这……”

司马道长开口道:“老道一路入城,见得百姓疾苦,民生之艰,苏州今年遇此大灾,还要操办如此盛会铺张,是令老道我也没料到之事。”

指着案上他一口未动的佳肴,司马道长继续贬斥道:“真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林家丫头这首诗,必是沿路见过了这凄苦场景,才拟出一个女子见悲无力的形象来,审阅事实,有何不应景的?”

“只一味歌颂盛世,才是浮华。”

这一席话便惹得众人不悦了。

钱仕渊皱眉道:“司马道长此言差矣,此会每三年举办,旧规已有上百年了,从未荒废,早在盛会还未筹办之时,便有路途遥远之学子,赶路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