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女儿怎么一年没有信来。又告诉女儿,泾州虽经历了半年围城,但好在一家人都还好,
中间经历了一段时间缺粮饥荒,可如今随着胜利都过去了,
他们的煎店,也重新营业了,生意仍然很好。
信写完,老汉还托李逸给女儿带去十匹绢,他担心女儿这么久没来信,是生活上遇到了什么困难。
“请老人家放心,我会帮你把这封信亲自交到你女儿手上的。”
西市冯大郎煎店,老汉女儿王氏。
吃饱后,老汉怎么也不愿意收钱,但李逸还是给了,泾州百姓刚经历了半年的艰难围城,好不容易挺过来了,这也只是小本生意,李逸五人吃这一餐要是不给钱,人家今天可就得白干了。
把信揣好,
在老汉的一声声谢谢中走出铺子,
李逸看着热闹的市场,
“走,咱们找大富、柱子他们去。”
大富是罗三娘的二哥,柱子是罗十狗的儿子,他们都是罗家堡村民,五月初一被征召服丁役,都三个多月了,那一批来了十人,好像都是在泾州。
今天中秋佳节,看能不能找到他们,也给他们带去一份同乡的问候,再把他们家里的消息告诉他们,再带他们吃顿好的。
只怕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家里经历了很大变化,比如垮崖,村里绝了七户,比如罗大富罗大贵他们的兄长一家五口都被压死了,
但愿这十个村民都还好好的,都熬过来了吧。
泾州外城,一处后勤营中,
罗大富罗大贵兄弟俩,正在舂粟谷壳,兄弟俩很卖力,虽然舂米很辛苦,但心情却很好。
战争胜利了,
围城也结束了,
他们不用再饿肚子了,终于能一天两顿吃饱了,更重要的是不用担心受怕,提心吊胆,战争已远去,
泾州城也安全了,他们也安全了。
那他们也即将能够结束这趟漫长的超期服役,回到家乡跟父母妻儿们团聚。
“可怜大树和大山,他们没能等到这天,”大富感叹。
来时十人,现在还剩下八人,村民大树和大山,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也都是娶妻生子了的人,但这次出来,却没法再回去了。
“罗大富、罗大贵、罗金柱······”
一名管事过来,“你们过来一下,”
“赵掌固,找我们何事?”大富问。
“有人来找,说是你同村。”赵掌固招手,“都赶紧跟我来吧。”
大富八人都有些疑惑,同村来找?罗家堡还有人也来这服役了?
“赵掌固,我们能问下找我们的是谁,叫啥名字?”
“参军李县男,”
大家一头雾水,罗家堡啥时有个李参军李爵爷了?
“是不是搞错了?”
“那罗三罗五罗二愣子罗富贵你们可认得?”
大富一听,赶紧点头,“罗三罗五都是我族中叔父,富贵和二愣子是我们从小一起光屁股玩大的伙伴。”
“那不就对了,赶紧吧,别让李参军久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