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李世民进宫面圣,
李逸则留在尚书省跟杜如晦聊了许久,
主要还是说到最近跟郭老夫人的冲突,
“我知道我乡下田舍儿配不上杜十娘,也早跟老夫人说过并无此意,可老夫人现在却是动了怒,还因此责罚十娘,听说不仅把她关了禁闭,还要送她去洛阳,
现在洛阳是座危城,出了潼关后路上也不安全,兵慌马乱的,
杜公,你是十娘的堂兄,我希望你能帮下她,”
杜如晦也没料到,这段时间会出这么多事。他对郭氏向无好感,“我确实听说我四叔有意把十娘嫁给韦家,不过现在韦二郎还有孝在身,所以这事耽搁了,”顿了顿他接着道:“这个事情我找老夫人谈谈吧,现在确实不适合把十娘往洛阳送,”
“但老夫人肯不肯听我的就不好说了,你呢也不用太担心,十娘始终是她掌上明珠,她现在只是一时气头上,你也尽量别再插手,否则只会惹老夫人更加不快。”
杜如晦并没有觉得十娘跟李逸在一起是对的,他甚至都没问李逸到底有没有意思,
门当户对始终还是根深蒂固的。
“无逸啊,你觉得若殿下能够再领军,这仗要怎么打?”杜如晦笑着换了个话题。
“我不懂军事,但会下点棋,我觉得打仗跟下棋其实差不多,道理相通的。听说上次殿下应对薛举的大举进攻,提出的策略是以守对攻,深沟高垒拖住他们,待其粮尽,然后出击。
现在薛举死了,陇右军必然士气低迷,而他们就算再怎么劫掠乡野,现在又没到收获季节,也抢不到多少粮草,
他们现在粮草应当快耗尽了,所以我觉得殿下重返前线,要做的其实就是继续耗继续等,
等到薛军彻底断粮,到时便可一举拿下,不仅能将他们击败,甚至还可以歼其主力后,顺势反推,一举收复整个陇右地区。”
杜如晦对李逸的这看法很欣赏,
“你的棋艺肯定很高,是啊,只要不急,不出两月,薛军必然败亡。”杜如晦笑着道,“只是,就怕朝中有人等不及。”
“其实最近中原形势也有大变,宇文化及在童山与李密大战,宇文化及虽然差点赢下此战,但最后还是输了,现在逃往魏州,身边军士已经散亡大半,他僭越称帝国号大许,但其实已经是个死人了,可以不用再理会,
但李密虽辛苦击败了宇文化及,伤亡不小,可却也是无后顾之忧,接下来李密按与洛阳约定,得胜凯旋,入朝辅政,
李密跟洛阳打了这么久,谁能想到最后会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入洛阳呢。
洛阳只怕要变天了。”
杜如晦对此事很担忧,李密的瓦岗军实力很强,兵强马壮,此前就一直围着洛阳打,年初的时候,王世充被李密打的差点投河自尽,吓的领着千余败兵逃到黄河北面的河内,都不敢回洛阳。
要不是当时李渊果断的派出建成和世民出兵关东,逼退了李密,当时李密就能一鼓作气的拿下洛阳了。
可现在,终究还是不能阻拦李密入洛。
也许,很快洛阳就会有李密受禅,立国号魏。
若让李密入主洛阳,整合中原,那李唐就可能被堵死在关中,或许又会重演当年北周、北齐的故事。
“杜公,我倒觉得李密进不了洛阳,甚至他可能离败亡不久了。”
这番话,让杜如晦大为惊讶,毕竟他基于目前的各种情报,以及对李密的了解,才得出李密将入洛,甚至要称帝的结论。
可李逸凭什么说眼下刚击败宇文化及的李密要败亡了呢?
“杜公忽略了一个人,”
“王世充?”
“对,”
“可王世充自从年初大败后,虽回到洛阳,但手上并无多少实权,名义上他是洛阳皇泰主朝廷七贵之一,但手上兵权都没了。如今洛阳朝廷,是以段达、元文都等人为主。”杜如晦告诉他。
“不,王世充就算现在手中无兵权,但那也只是名面上的,他自从江都援洛后,一直都是为洛阳统兵对抗李密,他在军中的关系,不是段达等人能比的。
而且王世充此人,很有野心,也有手段,经常市恩手下,在军中较有威信,他跟李密是生死对头,他岂能坐视李密入朝辅政?
李密若入朝,王世充肯定是第一个被除掉的,王世充不会坐以待毙的,而他要自救,只有一条活路,”
杜如晦没料到李逸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细细思索了一下后,觉得李逸说的很有道理。
“你是说王世充会在李密入朝前,在洛阳兵变夺权?”
“这是必然的,而且以段达等人以往的表现来看,王世充赢的可能很大。”
“他有几成胜算?”
“起码九成,”
杜如晦想了想,“就算王世充真能兵变成功,夺了洛阳大权,可他是李密手下败将,如何击败李密?”
“李密此次童山之战,自己都差点身死,可知魏军精锐肯定折损甚多,而且兵马很疲惫,
王世充虽被人称幸进之臣起家,但这些年一直在带兵打仗,而且胜多败少,哪怕败给李密,但他也能够很快再起,这股韧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