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137章 工作组进驻(春节快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 工作组进驻(春节快乐!)(2 / 3)

郑先发硬着头皮开口说道,一边说还一边观察方唯的脸色,生怕对方翻脸。

“调研这个词用得好,两位领导,打开窗户说亮话,专区工作组到底干嘛来了?”

方唯可不好糊弄,直指问题的核心。

“工作组的任务有两个,其一,是来取经的,看看你们的成功经验能不能在全地区推广。其二,针对你们在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指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徐广生接过了话茬,说明了工作组的目的。

方唯听完,点了点头,然后“哦”了一声。

“小秀才,你这是什么意思?”

郑先发见对方不咸不淡的“哦”了一声,便没了下文,就有点恼火。“没什么意思,人家要来我还能阻拦不成?成绩也好问题也罢,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他们说了算?反正我个人没把集体的东西揣口袋里,谁来了也不怕。”

方唯是真无所谓,自从他搞的稻种出了名之后,遇到的麻烦还少吗?

总之,他现在的条件就这样,供应整个先例的稻种都很紧张,供应整个专区各县的稻种绝没有可能。

育种技术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但能不能在其他地方推广应用,他觉得够呛。

事情就这么个事情,自己搞出来的高产稻种,受益的是集体并非个人。要是有人觉得二队拿多了,他不干了总行吧?

“你看看,还是有情绪啊。方队长,咱们是自己人,我和你说句良心话。工作组来了走了,对你的影响不大,应付过去就完事,没必要和人家发生冲突。”

徐广生最怕的就是方唯这个态度,这小子要是产生了抵触情绪,那么事情就难办了。

他赶紧安抚了对方两句,希望方唯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冲突倒不至于,我这边尽量配合吧。”

方唯压了压火气,态度好了一些。

徐广生和郑先发这才松了一口气,吃过饭就匆匆走了。

过了没几天,工作组正式进驻瑶岭公社,实际上就是进驻二队。

来人倒是很客气,并不难打交道。只是事无巨细都要了解,问起来就没完,搞得方唯有点烦躁。

他让育种小组和郑虎尽量配合人家,自己则能不露面就不露面,有事没事就往三队那边跑。

这天。

工作组组长李洪军堵住了方唯,说要和方唯正式谈话。

方唯躲不掉,便和对方找了地方坐下来。

“我们先说说用稻种换购稻谷的事情,方队长,你认为1比10的换购比例合理吗?有人反应你这是利用垄断优势哄抬物价,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另外,你们二队前前后后得到了上百万斤的稻谷,有些卖给了收购站,还有一部分去向不明,你能说明一下吗?”

李洪军的问题很多,主要是面对稻种换购稻谷的事情。

方唯很头疼,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位李组长。

“三级管理,队为基础,生产队是独立核算的单位,有权在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之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高产稻种的收购价和普通稻谷的收购价,基本上相差10倍左右,这就是我们制定换购价格的重要参照。

至于队里的集体积累,只要没有装进个人的口袋,账目清楚,似乎没必要给任何外人交代。李组长,你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我的理解没问题吧?”

最终,方唯还是不愿意多做解释。

李洪军听完,笑了笑,居然没有不高兴。

“方队长,看来你对政策也是把握的很准确啊。没错,多劳多得是咱们的分配原则,但也要兼顾公平性和防止贫富悬殊过大的原则。

工作组这次来二队,可不是来找麻烦的,而是来解决问题的。有些事情不澄清、不给出定论,你们以后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责难。”

倒是李洪军随后很有耐心的解释了一番,他说有些事不能总这么悬着,要有一个定论。

比如像稻种和稻谷换购比例问题,工作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给出一个说法。只要认定二队的换购比例是合适的,那么以后谁也没办法再拿这个问题说事。

李洪军的态度出乎了方唯的意料,但他不会因为对方的几句话就转变自己的看法。

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他没那么天真。

在工作组之后的工作中,方唯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使得工作组的任务进度大大加快。

前后半个月,工作组便撤离了瑶岭公社,结论也很快就出来了。

关于育种这一块,由于方唯和育种小组未能拿出系统科学的培育方案,工作组认为局限性很大,无法进行推广。

这一点是准确的,方唯的育种工作和脚下土地绑定很深,离开了二队的一亩三分地,的确很难成功。

对几个高产稻种的评价,工作组认为可以大力推广种植。但良种的产量有限,暂时不具备在整个地区推广的基础。

关于稻种换购稻谷的比例问题,工作组认为是合适的,不存在所谓的哄抬物价问题。

二队的主要问题是未能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比如像对稻谷的处理就存在随意性,以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