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提亲。这件事还得靠你俩多操心,到时候需要啥就和我说,我会提前准备好的。”
晚上。
方唯和大哥大嫂很正式的说了提亲的事情。
方平不禁大喜,田桂也很高兴。
这两年家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三弟的婚事,只要这件事解决了,方平心里的一块石头也就落了地。
父母走得早,长兄如父,方平觉得这件事是自己的责任。
“行了,知道了。提亲的事儿你不用管,有我和你嫂子,一定会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
方平满口答应,表示自己会处理好。
趁着农闲,哥俩就开始收拾方唯的那栋房子。房子虽然是新房子,但当年就没有彻底完工,看起来不是很好。
现在水泥不算很难搞,方平托郑虎买回来一些水泥,然后重新抹了墙面并打了地面。
墙面等到雨季过后再粉刷,要不然会返潮。
这天。
和往常一样,方唯去队部转了一圈,便回来继续收拾房子。今天屋顶再换一些瓦片,房屋的修缮工作就彻底完工了。
“你们哥俩都是勤快人,屋子修那么好干嘛,要讨婆娘啊。”
兄弟俩正在忙活,魏光华迈着八字步走了过来。
他本意是开个玩笑,没想到歪打正着,人家修缮房屋还真是为了讨婆娘。
“魏队长,你先去我那边坐一会,我们把这点活干完就过去,劳烦你稍等一会。”
方平笑呵呵的同对方打了声招呼,然后继续忙活。
方唯在屋脊另一边,探头看了一下没吱声,扯着嗓子喊话怪费劲的,等忙完了再说也不迟。
“没事,没事,你们忙你们的,我去关老爷子那边坐会儿。”
魏光华回应了一句,便去了关崇阳那边。
方唯还挺奇怪,没听说老爷子和魏光华有什么交往,对方今儿为何主动登门了呢?
不过这也不是啥大事,他很快把这事放在了一边,继续埋头干活。
实际上队里有不少人都喊着要过来给他们帮忙,但都让方平给推掉了。又不是什么大活,兄弟俩很快就能干完,没必要再麻烦别人。
将屋顶该换的瓦片都换了,方唯下来去清洗了一番,然后去关崇阳家找魏光华。
他进屋的时候,两人还正在说话。
“老三,屋顶的瓦片换完了?魏队长想在村子附近打两口井,让我帮着找一下水脉。唉,我怕我年纪大了不中用。”
关崇阳看到方唯进来,便说了魏光华找自己的目的。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没接这话茬。
然后冲着魏光华说道:“魏队长,咱们去队部说吧。”
“好!老爷子,你老多保重,我走了。打井的事情你再考虑一下,要是能行,到时候我派人来接你。”
魏光华随即起身,跟着方唯去了队部。
“方队长,我过来是想买一些黄豆种子。另外也是来向你求援的,我们队找不到水脉,所以一直打不出水井,万一遇到旱情岂不是会坏事?”
“黄豆种子好说,打井的事情我现在不能答复你,等回头我和关大爷商量一下再给你回话。”
方唯不是不愿意给魏光华帮忙,但寻找水脉费时不说,能成功的概率其实不高。
关键是如果他出马,帮了1队帮不帮3队?帮了3队,下塘大队的其他生产队怎么办?如果他都跑一遍,那么这两个月就什么都别干了。
他的心里比较倾向于让对方去找打打井队想办法,人家才是专业的。
“行,那咱们就说黄豆种子的事儿,我需要2000斤。”
听话听音,魏光华没有再多说什么,继续说黄豆的事情。
方唯才不会管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黄豆种子,两人在价格上拉扯了一番,最终决定以每斤4.8元的价格成交。
这年月的农副产品价格并非一成不变,在总体保持平稳的前提下,也会有一些小幅波动。
第二天。
魏光华来把黄豆种子拉走了,同时支付了9600元。
这一季的黄豆总共挑出来了1.5万斤种子,现在还剩下1.1万斤。
方家兄弟的手里也有350斤的黄豆种子,没过几天,田炳义就带人过来买走了。
家里收入了1680元钱,方平让三弟收起来,准备结婚用。
方唯自己留了1300元,另外的380元交给了田桂,补贴家用。
“老三,炳义带来的那人是谁?”
“好像是他们队上的副队长,既然人家不说,咱们也装糊涂。”
方唯其实一直都在装糊涂,比如像魏光华买了那么多的黄豆种子,一队哪有那么多的土地种植?可他从来不问,知道了还麻烦,不知道更好。
方平点点头,明白了三弟的意思,同样不再多问。
除了挑选出来的种子,家里两季剩下的黄豆还有不少,根本吃不完。
队里还剩下好几千斤黄豆,方唯回头让郑虎安排人磨了一些豆腐,分给了社员们。一家起码分到了20斤,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制作霉豆腐】。
这是当地一种传统的咸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