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亩产基本上都在450斤500斤之间。
使用了二代稻种的,产量就没有高过400斤的。
如果是自己留种,产量还会递减5%10%左右,目前看来影响不明显。
但放到整个公社,整体的水稻产量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毕竟从夏种才开始大面积推广南光一号】稻种,现在正是出成绩的时候。
唐泽最近每天都喜气洋洋的,等所有的数据统计完毕,他去了县里向领导们做了专题汇报。
薛宇民非常高兴,马上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南光一号】稻种。考虑到当年的种子情况,具体执行可以分两步走,最晚到明年夏种,各生产队都必须更换高产稻种。
接下来,瑶岭公社在县里就出了名了,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就连郑先发和方唯都得了一摞奖状。
县里推荐方唯参加全专区的“先进社员”评选,二队也进入了全县“先进生产队”的评选名单。
更劲爆的消息随后传来,唐泽调到了县里,担任薛宇民的副手。
“老三,你辛辛苦苦搞出了南光一号】,倒是别人乘风而起,你就捞了一堆纸片片。心里有没有不舒服?”
关崇阳人老成精,一看就看出来唐泽是借了方唯的光,才笑到了最后。
方唯耸耸肩,表现的很淡定。他只要有着提高产量的想法,稻种就不可能默默无闻。至于谁得了好处、又有谁乘风而起,对他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毕竟他当时的想法很朴素,就是想吃顿饱饭。
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他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我是真无所谓,现在就是给我一个工作,让我吃商品粮,我还不乐意去呢。在农村就没有作为了?在农村就不能干事业了?我才不信。”
方唯看得明白,他即便是去了某个单位上班,也只有当牛做马的份儿。
还不如呆在生产队,自由自在。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他说不出口,几年后谁知道会是啥情况,自己还是呆在队里安全一些。
没过两天,整个瑶岭公社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唐泽走了之后,他曾经的副手徐广生接替他担任公社书记。而下塘大队,老支书退下来,推举郑先发担任新的大队支书。
要是以前,一队的魏光华肯定要争一争这个位置。
但现在二队和郑先发正是大红大紫的时候,谁让人家队里出了个“小秀才”呢?
农村就得用粮食产量说话,这一点他可不比不上。
既然自己没希望,魏光华便倾力支持郑先发,大队所属的生产队,大多数队长也支持郑先发。
郑先发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大队新一任的支书。
接下来就是二队自己的事了,生产队长可不是由大队任命的,得获得大多数社员的支持才行胜任。
要不然谁听你的?威望不够就镇不住人。
郑先发中意方唯,他想让对方来当二队的队长。
不只是他,包括所有的队干部以及绝大多数社员,都希望方唯能接替队长一职。
在他们朴素的观念里面,谁能带领他们生活的更好,谁才有资格坐在那个位子上。
郑先发是个能干的人,所以社员们服他。
方唯就更不用说了,有知识有文化更有能力,社员们对他简直是盲目信任。
“小秀才,你接替我担任二队的队长吧,以后无论是大队还是公社绝对会支持你的工作。”
郑先发专门找了方唯做他的工作,希望他能挑起队长的担子。
方唯不想让自己太累,委婉的拒绝道:
“我还是太年轻,没有经验,别人也不会服我。队长,你要不另找他人吧,我觉得自己不合适。”
“合不合适不是你自己说的,要社员们来说。这样,回头就召集全体社员开会,让大家来推举。大家中意谁,就让谁当队长。”
郑先发有点恼火,撂下一句话扭头就走。
第二天。
他就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
在全体社员大会上,方唯几乎获得了所有社员的推举,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搞得他都不知道该如何推脱。
他转头看向了郑先发,自己明明告诉对方不想当这个队长,结果人家还是把自己架上去了。
“谢谢大家的信任,谢谢!”
方唯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他什么都没多说,只是冲着大家鞠了一躬。
“那就这么定了,从现在开始小秀才就是二队的队长,你们一定要支持他的工作。
我把丑话说到前头,你们谁针对小秀才,就是针对我郑先发,我绝不会客气的。散会!”
曲终人散,郑先发拉着方唯去了家里。
二两红薯酒下肚,郑先发才开始和他交心:
“小秀才,我知道你不爱管这些琐事,所以,我向大队建议在二队设立一个副队长。别的人我怕你不放心,那就让郑虎来当这个副队长。”
“这也能行?人家不会有意见?”
方唯这才见识到郑先发做事的风格,简直.不走寻常路。
“为什么不行?虎子跟着你已经成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