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今天既然碰巧了,于情于理都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
“谢了,今儿我也沾沾你们兄弟的光。”
郑先发道了一声谢,扭头便走。
还没走出堂屋的门槛,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又退了回来。
“小秀才,你下午去队里把账清了,别留下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方家以前欠过队里的钱粮,方唯让大嫂去队里借过种子,队里也向方唯要过种子。
特别是最困难的时候,方唯还以外购的名义,给队里借了一批红薯。
总之,队里现在不缺钱不缺粮食,双方把账清了,省得以后麻烦。
双方的往来凭证就只有欠条,郑先发没让会计入账,现在赶紧平了,有些事就当做没发生过。
“知道了队长,我下午就去。”
方唯秒懂,两人立马达成了共识。
郑先发走了之后,他把郑虎叫了过来,给育种小组的骨干成员也就是原先的16个人,每人分了一斤豪猪肉。
肉不多,算他的一点心意。
等家里的豪猪肉炖好之后,方唯给关崇阳、温工以及高青山分别送去了一些。
还剩下一些豪猪肉,田桂制成了腊肉,挂在梁上慢慢吃。
下午。方唯和队里清了账,折算下来,他还在仓库领回了六百斤稻谷。
队里可舍不得给他黄豆,反正欠他多少都用稻谷代替,他倒无所谓,反正自己也没吃亏。
接下来就到了队里收割的时间。
这天一大早,整个二队能动的人,不管是男女老幼都齐上阵,开始割禾。
丰收的喜悦无法掩盖辛苦的事实,在没有实现机械化作业的条件下,播种、收割都非常累人。
弯腰割禾,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身上的衣服就没有干透的时候。
育种小组不参与大田的收割,方唯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静等着领导们来视察工作。
到了上午,唐泽陪同县领导来到了二队。
在视察收割工作的时候,方唯被郑先发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充当解说员。
但凡领导有什么疑问,一般都是由方唯来回答。
“很不错!虽然统计数据没出来,但根据我们的经验,你们二队今年夏收一定会大获丰收。”
县领导问了很多关于南光一号】的问题,对于农垦58】则只字未提。
唐泽倒是提了一句,便没有了下文。
一行人在二队转了挺长时间,中午都是在社员家里吃的饭。
这年月下乡没有专门的接待,吃饭提前安排好,都是去社员家里吃,吃完了还得给钱给粮票。
吃完饭,唐泽又陪同领导们去了一队。
匆匆数日。
队里结束了夏收工作,并开启了夏种工作。
农民就是这么忙,脸朝黄土背朝天,付出多回报少,默默的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正是因为有了农业的鼎力支持,在这个艰难困苦的时代,才有可能开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业化之路。
早上吃过饭。
方唯和大哥大嫂一起来到了谷仓,想听听这一季稻子的产量究竟有多少。
经过晾晒、脱粒等多道工序,稻谷归仓,统计数据也随之出来了。
队里200亩水田总共收获稻谷90600斤,平均亩产达到了453斤,与试验田相比差了一截,但却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
现场一片欢腾,这个亩产是大家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而现在却变成了活生生的事实。
方唯知道大田的产量和试验田差在哪里,一样的种子、一样的肥料,田间管理也差不多,唯一的差别就在区域属性加持上。
可以这样说,除非是用上化肥,否则的话,南光一号】的亩产大致固定在450斤500斤之间。
通过这几次的种植对比,方唯基本搞清楚了稻种的理论极限和实际极限之间的差别。
当然,眼前的亩产数据已经很耀眼了,他也感到很开心。
“同志们,掌声献给方唯和育种小组的所有成员。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丰收喜悦,我们要向方唯同志学习。”
唐泽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现场,当郑先发宣布完数据之后,他率先鼓掌。
“唐书记”
“唐书记,请你和大家多讲几句吧。”
社员们纷纷和唐泽打招呼,郑先发过来把对方拉到了前面。
唐泽没有再出声,而是做了一个一个手势,马上有公社人员搬过来了一大堆东西。
“方唯,我答应过的,主要二队夏收的产量大幅增长,我就会奖励你。
现在我宣布,经公社集体研究决定,奖励在育种方面取得重大成绩的方唯同志,一辆自行车。”
唐泽没有食言,亲自那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交到了方唯的手里。
方唯很中意这辆老款的“二八杠”,越看越喜爱。
“感谢领导的信任,我今后一定会努力工作,继续培育新的优秀稻种。”
方唯说了一句场面话,便退到了一旁。
接下来就是给予育种小组成员的奖励,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