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1982从香江开始> 第378章 笔名,余则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8章 笔名,余则成(2 / 2)

连载版面的倪诓我不中意,通知他不用再寄稿件过来。”

“倪先生是目前香江最畅销的作家,金良庸写武侠,他写科幻,不少读者都是冲着他的连载才买报纸,赶他走我怕会降低销量。”

潘永强闻言踌躇道:“就算换人也需要时间约稿,况且现在香江作家很少了。”

香江的文学种子,与娱乐圈明星差不多,向来是靠南下的人才支撑。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巴金、茅盾南下,到郭沫若、林语堂、臧克家,先后两次成为香江文学史上的中坚力量。

五十年代又有第三次作家南下,即是现在的张爱玲、金良庸、梁羽生、倪诓这些人。

第四次则集中在最近些年,出现了东瑞、巴桐、颜纯钩等新生代作家。

看起来的确有些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也无怪乎潘永强会有些担忧,倪诓如今炙手可热,能带动不少报纸销量,否则也拿不到那么高的价格。

翟远摇摇头,依旧坚持道:“换!”

潘永强见状叹口气,只得同意:“那我尽快去外边找其他人约稿。”

“不必那么麻烦。”翟远瞥了他一眼,指了指自己:“未来文坛新星就坐在你面前,还用得着去外面约稿?”

潘永强:“啊?”

…………

“这是什么意思?”

司徒铭柱手里拿一份改版后的《九一日报,面带不解:“大刀阔斧砍掉原本禁果的版面,但又保留了《内地往事的专栏,开除倪诓,停掉他用天外邪魔来映射内地的小说,偏偏又换上一本更露骨的小说连载。”

反复横跳?

司徒铭柱摸不清翟远想干什么。

杨森却看得透彻,笑道:“这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黎志鹰这个中间人挂掉,《大公报批的他回不去左边阵营,所以用这种方式释放讯号。”

杨森扶了下金丝眼镜,端详起桌上新开的连载版面小说。

‘今日起本报将中止与倪诓先生的一切合作,其中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同时,神秘作家携新作品《三体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一直以来,香江科幻小说模仿西方文学影视作品颇多,亦或者假借悬念冠以科幻之名,一味求快舍弃质量,终究难以摆脱虎头蛇尾的武侠小说风格,相信《三体的出现会开启科幻作品之新时代,引领新的文学浪潮……’

单一则写在前面的声明预告,便足够引人遐想。

中止合作,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

怎么听都像是将矛头对准倪诓,一副他做错事但我不能说的白莲口吻。

如果这还算不上什么,后面一串则属于明着向倪诓开炮了。

香江有几个写科幻小说的作家?用一只手数都嫌多余,模仿西方作品、虎头蛇尾、假借科幻写武侠,作品一味求快舍弃质量……

你不妨把话说的再明显一些。

声明之后,是三千字左右的正文,恰好占了两个版面。

彼时金良庸在明报连载十四部天书,日常刊文两千字左右。

倪诓供稿更快,号称人肉印钞机,出道至今已经写了近八千万字,但基本也维持着每份报纸两千到四千字的排版。

杨森的目光落在正文上面。

开篇就是欧西老板最爱看的那段历史。

迅速扫完全文。

杨森又觉得平平无奇。

文笔普普通通,单论开头也看不出什么情节。

他又将目光落在开篇部分。

《三体

作者:余则成。

杨森收回目光,扭过脸望向司徒铭柱,问:“不讲报纸,你觉得这个翟远怎么样?”

司徒铭柱略作沉吟:“黎志鹰这件事做的太尽,我其实并不太满意。”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我倒是觉得这种人不错,只要喂饱他就好,他一个人吃得了多少?就怕满口仁义道理。”

杨森笑着摘下眼镜:“我收到风又快要增设议员席位,能安排多少自己人参与立法就在这几年,时间紧迫啊司徒!那句话怎么讲?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即是好猫,既然这位翟老板还在摇摆不定,我们就帮他定下来。他不是和宝岛关系很差?只要肯合作,《九一日报明年就可以去宝岛驻设机构,保证他一路绿灯……”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