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嗱!”
黄沾鄙夷的伸出根中指。
一旁,分析本港经济的主笔编辑也已写完一份稿件。
“翟先生,你看下这种风格有没有问题?”
专栏名曰《本港财经,从专业角度讨论分析香江的经济和相关政策条例,市民都钟意个财字,因此这个专栏的图片加文字便占据了两个版面。
本港财经的主笔,是刚从香江大学经济金融学系挖来的一位主任。
其人名叫张五常,因为言辞犀利大胆,在经济学圈子里另有个名叫‘狂生’。此时张五常交给翟远的文章,从最近财政司公布的港府近五年因为通缩问题,造成财政赤字出现这方面入手。
文章整体看来深度十足、鞭辟入里。
“唔……”翟远了两分钟看完全篇,对上张五常充满过稿希冀的眼神,一翻眼皮:“当然不行啦!”
不去看张五常错愕的表情。
翟远用力拍一拍手,让会议室里伏案书写的所有编辑向自己看齐。
“各位同仁,记住一件事,你们在编写稿件的时候要假设一个立场,即我们所有的读者都是‘文盲’,任何新闻事件的分析在《九一日报上面没有中立,只有黑或者白,yes or no!文章尽量不要用书面语,简单直接的口语化,搭配大量的图片内容,要让读者享受一种知识从脑海中穿过的丝滑感,至于他们能否学到东西,关我们报纸叉事咩?”
翟远说到这里,抓起黄沾桌案上的稿纸,在手里晃动发出哗哗声。
“沾叔刚刚创作出的这份《砵兰街8号骨场妹实录,我希望稍后大家能相互传阅学习一下,将来的报道就照住这个风格来做。”
翟远再度望向张五常:“张sir,你这篇文章写港府财政赤字、通货紧缩,所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张五常挠了挠满头卷发:“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社会财富缩水和债务负担加重这些方面。”
“写在标题里喽!”翟远白了他一眼:“你这个标题叫《深度解析通缩造成的财政赤字及背后成因,挑!这样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呀?当然要改成《大件事!本港将迎来最大失业潮,你是否是下一个失业者这样啦……”
…………
在创刊这件事上,翟远算得上亲力亲为。
足足六十四个版面,前期所有编辑的文章都要经由翟老板亲自审批,帮对方确立新风格。
唯恐走上正经大报的路子。
距离《天天日报正式更名,《九一日报正式创刊。
倒计时还有3天。
同一时间。
创刊不足半个月的《禁果日报,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万关口,创下单日销售25万份的新奇迹。
“卖的越多,亏得越多,你这份生意怎么做成这样啊。”
司机开着黎志鹰那辆招牌式的金色劳斯莱斯,载着黎志鹰与妻子回到大埔道住处。
妻子是个菲律宾籍的女人,长相平平,当初盲婚哑嫁,黎胖子发迹以来倒也没有做出抛妻弃子的事,反而先后诞下两仔一女。
此时后排座位上,除了黎家两公婆,还坐定他们刚满六岁的小儿子黎耀恩。
听到耳边妻子的絮叨声,黎志鹰嚣张的笑了笑:“女人家不懂就不要乱开口,蚀本?挑!我点会做蚀本生意?总之有豪宅给你住,有豪车给你坐不就好喽”
倘若用后世眼光来看。
纵观肥佬黎前半世,表面上做的都是蚀本生意,佐丹力低价出售、禁果日报亏本运营,完全看不到他的盈利点。
但饶是如此,他依旧能在千禧年以后,轻轻松松给拥戴欧西的香江蟑螂提供数十亿港币当经费。
菲律宾妻子不懂这些,现在表现得忧心忡忡,唯恐自家男人破产,又过回当年住廉租屋的生活。
“老豆不会蚀本嘅那个叫西蒙的鬼佬叔叔仲话,要带我和大哥二姐去英国念书,读最好的贵族学校。”
夹在中间的小黎耀恩两眼放光,说出的话却让黎妻皱了皱眉。
“你要送仔女离开香江?”
“嗯,迟点你也一起离开,对外就说去了菲律宾探亲,等我处理好这边的事就去找你们。”
黎妻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黎志鹰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看一眼尚且年幼的小儿子,又默默把嘴闭上。
如今给欧西做白手套,对方也想与自己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所以在不久之前,那位中情局的鬼佬马克西蒙提了个建议,让自己与现在的妻子离婚,娶一位香江议员的女儿,不必讲那位议员也是他们的人,这种事在政商圈子里不算出奇,只是黎志鹰自觉如今家庭美满,并没有立即同意对方这件事,况且就算与妻子商量,也不会选在孩子还在的场合。
“黎生,到了。”
抵达大屋门前,司机将车子缓缓停靠,轻声提醒一句。
黎志鹰与妻儿一同落车。
蓦地,黎志鹰扭过脸望向十几米开外。
往日空荡荡的街角,今天突然多了一处流动摊位。
星哥鱼蛋档。
黎志鹰诧异问司机:“大埔道几时多出来一间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