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在东洋贺岁档的票房数据,翟先生估下有几多?”
“看你满脸带笑的样子就知道不会太差。”翟远望向施楠生,笑着开口:“讲来听下,够不够补齐这次收购《天天日报的销。”
“盈利过6000万当然还是有难度的,但是票房已经突破6000万,破掉了两部《英雄本色在东洋的票房记录!”
施楠生说到这里顿了顿,卖个关子想让翟远再问多两句。可惜翟老板并未给这个面子。
施楠生只得继续主动汇报:“整个贺岁档,《迷失东京在东洋揽下23亿日元,折合港币1亿1500万左右,去年东洋最猛的电影是《子猫物语54亿日元,我们这部《迷失东京位列东洋票房排行榜第9位。”
翟远不满皱眉:“怎么才排在第9?”
老实讲,他对这部《迷失东京还挺寄予厚望,主题是美利坚佬在东洋生活遭遇的种种,虽是部文艺片,用米雪菲替代了寡姐斯嘉丽,听起来依旧话题性十足。
何况电影本身在后世,还有400万成本搏1亿2000万美金的票房奇迹。
因此这个榜9看起来便显得不太出众。
施楠生见他这般反应,只隐约觉得有些牙疼。
一部引进片在东洋取得这种成绩还不满意?自家这位老板是要疯啊!
“一亿多港币票房,分到公司手上大概两千多万?都ok嘅,挑个好点的档期可以在香江上映。”
翟远在心里简单算了笔账,引进片的分成比例照旧百分之二十多,《迷失东京制作费一千万左右,单一个东洋票仓持平成本和宣发,盈余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果然还是难以补齐自己刚出去,收购报纸的六千万现金。
如果加上宝岛票仓,倒是能多回一口血。
翟远想到这里,呼出口浊气。
又回忆起与何世柱讲数的时候,对方说到选自己而不选黄玉浪的原因。
“我老豆何耀光与大伯何耀全,俱是当年全国总工会的领袖人物,点知扑街光头佬1927年4月12日在黄浦发动叛变,大肆捕杀工农会的要员,大伯何耀全就死在那年四月份,我老豆后来不得已带上全家流落香江……所以阿远,我们何家对宝岛那边完全没有好感,黄玉浪为了发行漫画对宝岛市场低头弯腰,按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何家人始终觉得心口好似有根刺一样……”
想不到与宝岛交恶还有意外收获,也难怪何世柱初次见面就对自己格外热情。
只是照目前形势看来,无论是公司与宝岛的恶劣关系,还是《天天日报的人情往来,自己再想去宝岛捞金,都得等到对面改朝换代才行。
应该也快了。
翟远盘算了一下时间,没记错的话宝岛扛把子家族的气数将尽,不会等太久。
…………
报纸的收购过程很顺利。
4月底。
与何世柱钱货两清以后,《天天日报这份历经几度易手的纸媒,这次来到了翟远手上。
当天,报纸头版上面出现一条醒目的公告。
“本报讯,为更好适应新时代的读者需求,《天天日报即日起宣布,将于下个月中旬正式更换名称,该报纸将以‘九一文化’旗下新名称《九一日报继续运营。
公司新任负责人翟远先生表示,更换名称旨在凝聚品牌形象,是九一娱乐与九一文化长期发展规划中一项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天天日报成立近三十年时间,凭借扎实新闻与社会分析,深受广大读者支持信赖,在变更名称以后,《九一日报将继续坚持新闻公正、真实、权威的原则,强化多元化咨询服务……”
与其他接手报纸以后,不敢轻易更换招牌的商人不同。
翟远拿到《天天日报的第一项举措,便是更名换新,同时利用自家电影公司的影响力传播受众渠道。
而就在同一天。
香江又一份对开大报宣布正式创刊。
名曰《禁果日报。
相同时间在一座城市里,同时出现两份对开大报,在文娱界里绝无仅有。
新成立这间《九一日报的办公楼里。
部门经理潘永强,忙不迭敲响新老板的办公室门扉,脸色相当难看。
“翟先生,韦建邦和报社的前员工连他们的《今天日报都不要,全部过档新东家,选在今天搞出来这份《禁果日报,摆明是在向我们示威!”
《天天日报的旧部韦建邦搞风搞雨,没怎么引起翟远的兴趣。
但潘永强摆在他面前,这份新创刊出版的《禁果日报,却引起他的注意。
对开的大报全份全彩印刷,手笔阔绰。
头版印着一张熟悉的大头照,正是此前在杜叶锡恩的学校处,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黎志鹰。
报纸上,黎志鹰志得意满,下方除了公式化对创刊理念的配文,还用漫画气泡的形式,展露出黎志鹰的创刊构思:“假如不是夏娃当初咬了一口禁果,世上就没有罪恶,亦没有是非,当然也不会有新闻。”
《禁果日报,黎志鹰。
直到这份报纸摆在眼前,翟远方才想起来,这位号码帮大水喉、佐丹力老板的另外一层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