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1982从香江开始> 第358章 杜叶锡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8章 杜叶锡恩(1 / 2)

第358章 杜叶锡恩

香江有个荷里活。

香江亦有个叶锡恩。

从桥咀岛坐船离开,翟远随夏濛来到观塘功乐道附近,周围熟悉的街景,令到前两年的旧事浮上心头。

在搬家去深水湾之前,自己还曾在功乐道碧丽苑买过一间单位,那时候少林五祖硬顶邓广荣,卫星在家门口斩死几个联公乐烂仔,一度让碧丽苑沦为凶宅……

时间过得好快。

当初还在抢录像厅生意,一转眼自己就开始着西装、扮绅士。

不过今次重返功乐道,并非要缅怀过去。

翟远换上身得体西装打扮的人模狗样,与夏濛一同来到隔邻街道的一间中学校舍。

慕光英文书院。

正是上课期间,学校里显得安静。

夏濛与保安亭的门卫交谈两句,回身冲翟远招招手,带着他一同走进学校。

“阿远,你听未听过这位杜叶锡恩女士?”

“当然听过,香江良心嘛”

翟远与夏濛谈笑间走进学校,一同前往校长办公室。

作为一间中学书院,慕光自五十年代绥籍名人杜学魁与叶锡恩创办以来,一向都在为本港清贫子弟提供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机会,早年间学校在启德村只有几间帐篷,现在在两人几十年的努力下几经搬迁,已经开设两间分校和三间幼稚园,却仍坚持走平民办学路线营运,足称得上真正的慈善教育名家。

前两年杜学魁与叶锡恩结婚,改名做杜叶锡恩。

相较于深耕教育的杜学魁,杜叶锡恩在媒体前露面的时候更多,经常参与社会运动为基层争取权益,更容易被大众熟知,坊间对她还有个称呼,即是翟远刚刚提到的香江良心。

盖因为六七十年代,香江的社会资源因为人口不断膨胀,未能够赶及实际需求,从而贪腐之风盛行,索贿行贿是差佬和市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救火车要给消防员‘水喉费’,救护车要给司机‘茶钱’,去医院要给医生‘打赏’,连轮候公屋和入读官立学校,也要贿赂相关公职人员。

其时,杜叶锡恩身为市政议员,亲眼见到江湖人勒索小巴司机,一旁的差佬不仅不制止还跟对方谈笑风生,此后杜叶锡恩便开始经常在公开场合揭露黑警贪污事件,可惜在香江这一亩三分地上并未受到港府重视。

于是杜叶锡恩一怒之下直奔伦敦,在国会门口拉横幅斥责香江的环境,又恰逢刚刚发生的暴乱事件,白人鬼佬想装作看不见都难,等新任港督麦理浩上位后,便第一个接见杜叶锡恩,拿着她多年来搜集的贪腐罪证,成立了如今的廉政公署,过去让市民叫苦不迭的‘规费文化’方才逐渐消失。

杜叶锡恩自此便得了个‘香江良心’的响朵。

“杜叶女士现在出任市政局副主席,杜学魁先生又是教育界名家,有他们站台你创办那间专上学院会更方便,办学校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即便是演艺院校同样需要文化课程安排,两位老人家五十年代起就一个教中文一个教英文,经验丰富……”

夏濛对待翟远的态度越来越像子侄晚辈,一路上不住叮嘱。

直到在学校职工楼三楼处,一间挂着校监衔头的办公室门口驻足。

校监办公室房门虚掩。

伴随着从里面传出的吵架声。

夏濛挂在脸上的笑意敛了敛,叩门的手势悬在半空,轻轻蹙眉。

“慕光的中文书本课程,是我同杜学魁辗转燕京、绥蒙、宝岛甚至东洋多个地方,翻看县志历史逐条记录成册,现在讲我们的课本纲领‘洗脑’不准出版?港英当局推行强化几十年的英文教育,我分分钟从英文课本里找出来几十条篡改他们对爱尔兰人的行径,这样算不算洗脑?咁点解英文课本可以出版?我同杜学魁从来都不排斥英文教学,但是不可以‘重英轻中’呀你们!”

连珠炮一般中气十足的呵斥,从虚掩的办公室门扉中传出。翟远顺着门缝往里面瞅了两眼。

校监办公桌前里,一个经常在电视画面里看到的熟悉面孔——74岁的老太太——杜叶锡恩把桌子拍得啪啪作响。

杜叶女士对面,站定两个中年男人。

一胖一瘦,瘦高个的那位西装笔挺似乎公职人员打扮,胖一些的男人穿着t恤牛仔,更像在他后面做跟班的生意人。

“总之课本我就不会改,出版署不肯出版,我明天就去伦敦请愿,尤德在世的时候全力支持我们两公婆搞教育,现在算什么意思?权力真空期欺负我们老人家?仲有你是不是中国人来的?我一个白人鬼婆都知道东洋仔侵略这种字眼没有任何问题,难道要像对方的课本一样改成进入两个字才准出版?”

此时此刻,办公室里的杜叶锡恩与电视上端庄严肃的形象截然不同,宛如一个脾气火爆的老太太,气势上完全盖过面前两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

瘦高个着西装的男人被怼的沉默片刻,笑容尴尬开口道:“杜叶女士,课本教育是一方面,我们做议员的也要考虑到其他影响,东洋的教科书上从来写的都是进入中国,况且人家的执政要员一定要参拜神社,你们的课本里言辞太尖锐,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