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合纵连横
香江电影圈里流传着一个悲情传闻。
话说千禧年前后,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导演过生日,酒过半巡,导演的几个徒弟们纷纷下跪哽咽,说自己对不起师父,一定要转行找其他生路,因为电影这一行已经揾不到食。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群人分析香江电影玩完的原因,势必要提及回归后如何如何。
这些导演里,之后又有不少人转战宝岛,亦或者北上拍片,要么扑街的销声匿迹,要么被冯裤子为首的电影人碾压继续销声匿迹。
总之鲜有人会觉得,这是自己水准不够的原因,依旧怨天尤人。
不过在翟远看来,实在没必要划分香江电影、宝岛电影或者内地电影,掺在一起做合拍片啊笨!
面对融合大势,大家的共同对手只有一个,侵入全世界步伐渐紧,来势汹汹的好莱坞。
“其实就算没有荷里活,香江电影现在依旧在走下坡路。”
八十年代能提出这种观点的,自然是翟远手下,这一批新浪潮电影人的领军人物。
有别于邹汶怀这种院线老板。
九一娱乐的御用导演,徐勀、王金、吴语森之流,更多将目光放在电影本身。
会议室里。
徐勀自顾自道:“这次去东洋拍《广岛怪物,愈发让我看清楚香江电影题材之狭窄,似乎一切都在靠为数不多的电影明星撑场面,本土观众进戏院看熟面孔,多过看故事本身,依照目前的状况,若再无创新的话,最多一两年时间,不必引进荷里活大片,香江电影一定每况愈下。”
吴语森等人附和着点点头,即便拍七日鲜的王金也流露出认同表情。
作为故事创作者,香江的电影人很难想象《广岛怪物里的画面。
一只怪兽驰骋在香江街头?
与其这么麻烦搞创新,去搏一个未知的成绩,倒不如继续放眼在功夫、喜剧、警匪枪战这些擅长的题材上面,等将来有什么新风口到时候大家再一拥而上跟风一波,捞一笔快钱嘛
总之自九一娱乐的《赌神《僵尸先生爆火以后。
本港这两年的赌片和僵尸片加在一起,已经拍了三十多部。
“老徐还是有些悲观了。”
翟远呵呵笑道:“最近有风声传来,宝岛要解除戒严令,如果消息是真,宝岛的投资人会拿着热钱进场,继续捧一捧香江电影,即便回光返照也还有五六年时间才死的去。”
眼下电影市场题材跟风的场面才哪到哪?
戒严令一解除,宝岛热钱流入香江,本港九十年代起,挂个导演的名字就能拿到投资。
那时候流行的玩法是今天钱到手,明天就成立电影公司,后天开机拍片,拍摄的同时申请公司破产倒闭,等电影上映以后税都不用交,又去扎下一轮投资。
如此一来,香江这座城市每年产出的电影就五六百部。
再精壮的汉子都会被榨成人干啦
翟远心中忖道:面前这群导演一定没听过《阴阳路这个系列,一个鬼片居然能拍二十几部,直接让罗兰这个原本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变成大众刻板印象中的鬼后龙婆。
“有句讲句,我不是擦翟先生的鞋,目前1024下面的电影公司,制度方面的确更加完善。”
王金脸上肥肉颤动,嘿笑道:“上个礼拜去一间独立电影公司帮手掌镜,见到久违的飞纸仔,一见面就问导演‘喂,有冇钱拿啊?有啊,那几时开工?下午?下午ok嘅,我最近看了不少漫画书,即刻帮你想个新故事出来’。”
王金惟妙惟肖模拟其他片场里,飞纸仔编剧的经典口吻,惹得身边其他同事露出会心笑容。
“大浪淘沙,总有一个良性的淘汰过程。”
翟远听着耳边导演们的讨论声,情绪还算高涨,远没有此前邹汶怀他们那种悲观态度。
1024包揽制片、发行费用,翟老板时不时还提供个故事给大家,旗下电影公司的小老板们没有后顾之忧,有工开有钱赚,信心和干劲充足。
陈容美引进好莱坞电影,非但没有吓到自己人,反而让徐勀他们生出跟对方碰一碰的念头。
虽然只限于香江这一小块市场。
翟远侧过脸去问施楠生:“今年贺岁档,新宝院线的排片出来没有?”
“目前宣传的是那部《壮志凌云,号称投资一千三百万美金,在北美票房已经破亿,不知新宝院线引进到香江了多少钱。”
施楠生顿了顿又道:“目前很难估算出这部戏在本土的票房,十五间戏院联映西片,以前没有人这样做过。”
向来以经验著称的管家婆,这次也失去了对票房预估的能力。
身为制片人,施楠生这时的心态反而更靠拢邹汶怀他们,有一种对未知的忐忑。
“放心,横竖都过不了五千万港币。”
翟远笑了笑,根据市场大小,给《壮志凌云在本港的票房定了个上限。
又问:“《僵尸先生第二集做得怎么样?”
这次刘振伟答道:“特效还在做,最迟下个月出成片。”
徐勀补充一句:“新视觉这次请了几个东洋仔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