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又一年
“翟远这个年轻人,我在燕京国庆晚宴上见过他一次。”
粉岭,皇家香江高尔夫俱乐部。
早上六点钟天刚放亮,绿茵球场上已经显现出几个人影。
李嘉城身穿一件单薄衬衫,方才挥舞球杆出了点热汗,正杵着球棒稍事休息,与身边年长一岁的邹汶怀相互交谈。
谈论的对象是这段时间出尽风头的1024老板。
“一个二十岁的屋邨仔,白手起家,短短几年时间成长到这种地步……”
李嘉城挥挥手,身后帮手拿着西装的球童便退到一旁。
他扭过脸对邹汶怀说道:“汶哥,电影我不懂,但在生意场上还算有点见识,单就翟远现在这个发展速度,不说是我,就算鲨胆彤和包船王都没这个本事。”
邹汶怀狐疑道:“你的意思是,他背后还有其他人扶持?”
联想到李嘉城刚刚提到的国庆晚宴,邹汶怀皱皱眉:“上面的人?”
李嘉城不置可否的笑笑,眺望远处说:“香江这座城市,现在是个自由港口,回归以后港口还在,自不自由就未必,可能会变成第二个黄浦。”
说到这里,李嘉城摇头道:“一旦贸易物流和金融业务这两条腿被打瘸,这座城市或许连黄浦都不如,所以支柱产业一定会变。汶哥,你以为翟远现在的业务是电影?”
邹汶怀不明就里:“当然是电影,现在香江除了我这间佳禾,其他电影公司都快被九一娱乐赶尽杀绝。”
李嘉城没有卖关子,说:“电影只是个包装,他真正站稳跟脚的是最近沸沸扬扬的vcd和光盘。”
邹汶怀不解道:“这两样产品的确很犀利,但归根结底还是往电影娱乐方向靠拢,似乎没有脱离他的主要经营业务。”
“我去内地开过两次会,稍稍了解些上面对香江将来的发展。”
李嘉城说:“目前可以确定的一点,回归以后会成立一个科技相关的基金组织,发展扶持科创相关部门,看样子是打算将香江打造成数码港。仔细想想,翟远的快播科技公司凭空出现,我们市场部的伙计研究过,如果光盘取代录像带,快播将来至少是一个百亿级别的产业,占地小、污染少、产出高,最紧要拿着核心技术厂房随时都能迁走,这种企业背后无人扶持,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怎么搞得出来?”
站在实际层面考虑,李嘉城所讲的一切都经得起推敲。
很有道理,只是翟总不讲道理。
邹汶怀眼中逐渐露出明悟之色,原来翟远不是一个人。
这样一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阿爷在背后撑他,难怪、难怪……”
邹汶怀暗暗点头,又有些疑惑:“为什么不是佳禾或者招氏这样的老牌电影公司?”
李嘉城说:“你怎么知道上面没有知会招六叔?国庆晚宴他和翟远都是受邀人,况且今早报纸上还写,九一娱乐斥资一亿港币收购了招氏所有电影版权,两边恐怕早就开始合作。”
邹汶怀瞬间觉得不好了。
九一娱乐1亿港币,买下招氏703部电影的版权是今早的新闻,而结合翟远创业初期,同样是租赁的招氏四间龙头戏院,甚至他公司的演员大部分都是从招氏挖角借用……
原来你俩早就珠胎暗结!
招老六电影市场打不过佳禾,勾结钦差大臣欺负我?
邹汶怀握了握球杆:“之前翟远派人来谈收购佳禾的事,难道也是阿爷的意思?”
李嘉城不置可否,反问道:“汶哥对回归有什么看法?”
邹汶怀眯起眼说:“你们这班富豪潮州人、顺德人、宁浙人,咩人都有,得我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江人,从出生就没见过护照长什么样子,英格兰太远,鬼佬讲话我听不惯,还是隔一条河的内地亲近些。”
“多年老友,讲个生意场不变的法则给你,鸡蛋不要摆在一个篮子里,应该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李嘉城空挥几下球杆,发出呜呜风声:“上个礼拜星家坡政府发邀请函,请我和华人船王曹文静、鲨胆彤、李肇基在内的10位港商去他们那边投资建设,发展新达城,我打算在那边随便搞几间纺织工厂,如果汶哥你肯一同过去,我支持你搞一条新院线出来也不是问题。”
邹汶怀眼眸微凝,沉吟片刻后笑道:“佳禾在星家坡已经有15家戏院的院线,再多也啃不落,再讲、再讲。”
……
1985年农历年底。
港媒爆出一条猛料。
知名港商李超人‘弃港投星’,拿到星家坡永久居留权。
同一日。
翟远接到邹汶怀的一个电话。
挂断电话。
翟远面色略显古怪。
施楠生问:“咩事啊老板?”
翟远挠挠头:“邹汶怀亲自打电话过来,想跟我重新谈合作。”
施楠生闻言一怔,问:“佳禾想怎么谈?”
翟远说:“他准备出资一千万,入股我们那间新视觉特效公司。”
“反击我们之前收购佳禾的事?”
“不像。”翟远摇头道:“他只要新视觉20%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