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扩张
1859年。
一个叫艾德文德雷克的商人,在宾夕法尼亚发现了石油。
运输方便,比煤炭效率更高,用途更广。
石油迅速更为全世界的刚需产品。
但石油的价格始终上不去。
各家公司为了盈收疯狂开采,将自家价格压到最低,激烈竞争。
突然有一天大家想明白了。
我们为什么打来打去?难道不应该联合起来,搞一个组织,到时候油价想涨多少就涨多少吗?
甚至可以倒逼政府减免税收,你不减税,我们就联合起来不开采你们国家的石油。
“于是当时石油市场三个巨头在苏格兰秘密会面,签订免战协议,之后又有另外四大公司加入其中,七间公司一同组成秘密联盟,不仅垄断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石油开采权,还拿到全世界85%的石油储备。”
叶志明在夜风中,向翟远讲述石油行业的一个传奇:“后来意呆利的国家石油公司也想加入其中分一杯羹,但七家公司全部将他拒之门外,所以意呆利痛骂这七间公司是七姐妹,这个名号也因此传出去,七姐妹一度在国际石油市场呼风唤雨十几年,控制石油定价权和销售渠道。”
“七姐妹这般做法,在经济学里面叫卡特尔,一旦开始竞争势必会导致行业整体利益下跌,所以从业者要携手合作,这样虽然会让市场和消费者遭受损失,但对从业者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叶志明继续道:“你要做电影,不应该是只出好作品跟佳禾、新壹城竞争,这样岂不是便宜了买票进场的观众?我们做生意只得六个字,银纸、银纸、还是银纸!先铺好你的光盘发行渠道,再逼佳禾跟新壹城并入九一娱乐,那时候你就能在本土电影市场一手遮天。”
“知不知现在的鬼佬抽水有多高?拍一部电影单单娱乐税就先去17.5%,还有各种利得税、增值税、印税……赌船上有个税务部门的鬼佬同我讲,现在港产片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税收,除了抽院线和电影公司,还抽演艺公司、演员歌手的水,这笔钱凭什么给他们?”
“如果你真的做到最大那个,就能去跟鬼佬谈定价权的事。收税高?那以后大家的电影只买到海外,院线也好,你的光盘也好,香江市场一个电影画面也看不到……细佬,你懂我的意思吗?”
…………
叶志明用七姐妹的例子,说了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生意场,以和为贵。
不过前提是要有讲和的实力手段。
否则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叶志明当初的缤纷影业和联华院线会被人连锅都端走。
“就看光盘能发挥多大作用了。”
翟远坐在办公室里琢磨一番,拍拍周彗敏的小蜜臀:“去,帮我把施楠生叫进来。”
施楠生很快进门。
“老板你找我?”
“帮我联系下邹汶怀和雷爵坤,问问他们的佳禾与新壹城肯不肯卖?”
施楠生表情瞬间凝固。
股票市场真的这么赚钱吗?
看老板现在这副自信满满的模样,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十月中旬。
广场协议宣布成功后,日元汇率经过了半个月的冷静期。
刚进十一月,被东洋凿开的外汇堤坝突然决堤,日元升值宛如脱了缰绳的野狗,一路狂奔。
短短几天时间。
连最保守的东洋市场日元升值也从216飙到207,以几乎一天一块钱的价格持续拉高。
东洋政府焦躁的想要稳定汇率,结果却无济于事。
而翟远一觉睡醒,账户上又多了几个亿,先后还了叶志明和银行的欠款,手里仍捏着八亿多的热钱。
正式进入亿亿声的时代。
施楠生稳了稳情绪,说:“新壹城现在财务危机,还有些可能。但佳禾现在如日中天,恐怕不会同意……翟先生想怎么谈收购?”
“公司经营、演员合约、院线控股,包括两间公司这些年所有的电影版权。”
翟远逐条说着收购计划,施楠生听得直皱眉头。
有钱不是这么玩的,佳禾一间非上市公司,生杀予夺的大权全在邹汶怀手里。
这位邹老板就算缺钱,也会找自己的老友李嘉城周转,没理由让股权落入翟远手里。
……
施楠生中午出去。
两个小时后就灰头土脸跑回来。
她冲着翟远摇摇头,说:“邹老板问你是不是饮醉酒?”
“丢!还说了什么?”
“佳禾便宜点给你开个一口价,十五亿港币。”
“十五亿?邹汶怀真看得起自己间公司,我反而怀疑是他饮醉酒。”
翟远翻个眼皮,知道佳禾这边一点谈拢的希望都没有,又问:“雷爵坤怎么说?”
施楠生微一点头:“雷老板那边有商有量,他有出售意愿。不过现在新壹城空壳一个,李修闲的万能电影公司又没什么人才,陈勋其和黎鹰就的永佳电影公司马马虎虎,只有银公主的院线有几分吸引力。”
翟远问:“我听说陈勋其是个全才。”
“是。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