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1982从香江开始> 第231章 光盘技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1章 光盘技术(2 / 3)

目前几部电影的拍摄计划里,确实没有张国容发挥的空间。

现在拍《倩女幽魂太早,徐勀还在捧李联杰,特效制作接下来九一准备自己搞,尚需要一段时间。

王嘉卫倒是有意向加入九一娱乐,但翟远目前用钱的地方很多,文艺片亏不起。

翟远思索片刻,问:“有没有兴趣去内地拍《僵尸先生?”

张国容不了解剧本,简单问了下剧情。

得知翟远打算让自己出演‘秋生’这个大武生,立刻摇头拒绝。

张国容说:“恐怖片跟我的气质不搭,而且窜高爬低太累,不如你写个《英雄本色第三集出来?”

翟远心想自己第二集的剧情都记不清楚,不得已用《无双凑数,后世第三集徐勀拍的更是一坨,剧情早就忘干净。

“《英雄本色应该不会再出续集。”翟远放弃这个大ip,想了想说:“我有部戏叫《纵横四海,迟点打算让吴语森拍,你和万子良、钟濋红做主角,不过这部戏要去海外取景,他们两个现在都有其他戏要拍,具体时间安排还不确定。”

张国容如今的事业重心还是以歌坛为主,一年保持两部戏的产量就差不多,除非遇到王嘉卫,一年一部也尚未可知。

听翟远有安排,他便放下心来,又笑着说:“电影搞定了,但是你今年还欠我三首歌。”

翟远痛苦的搓了把脸。

粗略算了下今年的项目:《僵尸先生《黄飞鸿《赌神2《纵横四海,等五月份还要产出几部咸片兑现去年咸湿五月天的承诺,现在张国容又来约歌……

已经完全沦为内容输出机器了啊。

…………

影视圈是翟远的老本行,做事时下意识大包大揽,反而给自己增添不少负担。

但涉及到他不了解的行业,绝不指手画脚,反而很轻松就取得成绩。

新年伊始,元朗的光盘工厂传来喜讯。

陶宗颐的团队历时四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光学头’镜片加工,攻克了批量生产光盘的核心技术难关。

新的光学头重量不到1克,此时市面上还没有此类微型加工设备,这群科学院的专家便日夜泡在实验室,最后居然纯粹靠手动加工制作,硬搓出来这个核心元器件。

翟远开车赶到元朗的时候,被陶宗颐等人围在中间,七嘴八舌科普了一大通。

他迟疑问道:“所以这个东西究竟意味着什么?”

东洋仔小林哲夫用蹩脚的广府话说:“意味着这些中国的专家,掌握了一项国际性技术专利。”

翟远依旧不明觉厉,问了个最现实的问题:“能商用吗?”

陶宗颐说:“新的光学头制作成功,下一步就能组装出母盘刻录机,理论上很快就能建立生产线。”

翟远很不满意这些专家说话的风格,‘理论上’这三个字到底是行还是不行?‘很快’到底是多久?

这四个月往元朗工厂里投的钱不少,买机器就了数百万,起初几十万的研发费,后来也飙升到百万级别,林林总总算下来他已经烧了一千多万港币进去。

还给清北大学科学院捐了一千万呢!

要不是有赌船撑着,翟远现在资金链早就断掉。

关伟明最懂翟远在想什么,直截了当道:“母盘刻录机测试光盘标准,大概还需要三个月时间。”

翟远说:“那你们把我叫过来干鸡毛!耽误时间,什么时候能批量生产再通知我!”

说完转身要撤。

关伟明赶紧一把拉住他:“老板,你必须得来啊,陶教授他们把这个新光学头做出来,已经可以申报专利技术,我们现在连公司都还没有注册。”

翟远被他提醒这才想起来,元朗工厂这么久还是草台班子,工人出粮全挂靠在以前的盒带工厂里,自己这个甩手掌柜做的太久了些。

他了然点头:“行,等会我先让沈威去注册公司。”

关伟明又说:“另外你不要觉得三个月时间很长,我们现在连地皮都还有没搞定,你有没有想过生产线摆在哪里?”

翟远嗯了一声,面露思索之色。

地皮的事他并非毫无准备,算下来三个月时间应该足够,只是这件事做起来也比较复杂,需要另找人手帮忙。

“翟老板,要不要参观下我们新做出来的光盘样品?”

陶宗颐和团队里的几个人走过来,拿着一张覆着彩色薄膜的崭新光盘,递到翟远面前。

翟远点头说了声好,跟随众人来到一台放映机前。

关伟明指着新款的放映机向翟远介绍:“我们现在已经不必再用过去从东洋运来的大头机器,这部放映机是陶教授他们用半个月时间研究出来,内部只有解码器和电路板两个部分,已经足够实现家用功能。”

vcd的研发比光盘简单不少,无论mpeg1解码器还是电路板,海外都有相关技术可以参考。

为此陶宗颐的团队还申请购买了一台商用光刻机,保证其中的光刻胶和掩膜版精准套刻,更细节的东西他们说了翟远也听不懂,只知道这台光刻机从东洋尼康公司进口,了他50万美金。

翟远坐在椅子上,看工作人员操作放映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