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1982从香江开始> 第216章 这回紧张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这回紧张吗(4 / 4)

里,人群中有人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个温和的声音说道:“王导演,我少唱一首吧。”

众人循声望去。

香江歌手张明敏身着西装、鼻梁上架了副金丝眼镜,面带微笑,一身书卷气质。

他和陈美玲一样,都是三连唱的待遇。

张明敏说完看向翟远,笑容和气道:“翟先生,你在宝岛放我那首《我的中国心,什么时候付一下版权费呀?”

…………

与此同时。

夜幕下,燕京城某处宅邸。

有一位老人坐在沙发上,夹着支滤嘴极长的香烟,正饶有兴致看着电视里的直播晚会。

身边几位老同志作陪。

电视画面里,翟远在舞台上慷慨陈词。

老人一面听一面微笑,说话时带出巴蜀口音:“这个小伙子讲得很不错,如果每一个香江年轻人都有他这种思想,我们还担心英国人搞啥子鬼撒。”

《东方之珠的旋律响起。

老人听翟远唱了两句,微阖双目,手掌轻拍膝盖附和节拍。

演唱结束,他再度睁开双眼,满意的点点头:“歌词很不错,敏锐捕捉到香江人民真实微妙的迷茫心态,又不失对祖国的认同感。这个小伙子有文采,我觉得这首歌将来完全可以放进教材里嘛!”

身边的老同志们也微笑点头。

老人好奇询问:“刚才电视里说,这个小伙子叫么子名字?”

三分钟后,一份翟远进京时就调查清楚的档案,送到老人手里。

“翟远,原名翟敬远,出生于香江新界元朗区新田乡下湾村,生于公历1965年2月14,其父翟孝康早年意外身亡另传死亡原因与其兄长翟孝盛有关其母赵美珍无业居家,小妹翟瑶目前就读拔萃女书院附属小学……”

整封档案里,翟远的履历清清楚楚,从中学毕业开办录像厅与邓泽成结仇,到如今身兼九一娱乐、1024、秘密园、元朗工厂以及自然选择号赌船老板的信息,全部有所记录。

其中在宝岛放红歌、招揽左边艺人进自家公司,与自由总会频频呛火,更是浓墨重彩的部分。

“挺好,就是做事偶尔偏激毛躁。”

老人笑呵呵看完,给出评语:“不过很附和年轻人的风格。”

旁边有人提醒:“今天文联的夏濛同志跟科学院那边提过一句,这位小同志打算向科学院捐赠一千万港币,希望从里面挑几个搞技术研究的专家,帮他在元朗的工厂做啥子机器。”

老人翻了下档案说:“录像机和光盘……我记得鹏城叶老四好像也在搞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年轻人愿意钻研科研技术是好事,我们应该支持鼓励。”

旁边的人担忧道:“他把人才带去香江,万一叛……”

“哎!说这些做啥子嘛!”老人摆摆手,略作沉吟:“明天安排个时间,我想见一见这个小伙子。”

…………

《东方之珠一夜之间风靡全国。

京城日报头版头条介绍完昨晚的晚会,副刊第一条新闻就用了五百多字赏析这首歌的歌词。

标题是: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内地观众第一次知道了‘翟远’这个著名歌星的名字。

于是。

在正版的唱片还没灌录出来时,燕京城头脑活泛的小商贩们,已经先一步制作出从电视喇叭里录制的歌曲录音带。

从西单到潘家园,街面上不时能看到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

她们凑到路人身边,神神秘秘询问:“大哥,要带子吗?香江著名歌星翟远的《东方之珠。”

翟远收到这个消息时啼笑皆非。

下午一点来钟。

两位精气神十足的青年警卫,来到翟远下榻的宾馆,敲响房门。

“翟先生,麻烦跟我们走一趟。”

翟远坐进一辆红旗轿车里。

一路无话。

在长安街附近的一所屋苑里,他第一次见到老人。

翟远一五一十,将自己制作vcd和光盘的思路讲说一遍,老人听罢频频点头。

“科学研究很重要,但也一定要按照国际规章办事,希望下次见面你能做出好成绩。”

一老一少简短的交谈,随着老人的这句话而收尾。

翟远被送回宾馆。

坐在床上,他连续抽了几支烟,心情方才渐渐有所平复。

夏濛叩门而入,笑吟吟望着他,问:“这回紧张吗?”

翟远扯了下嘴角没说话。

夏濛又笑了下,说:“科学院那边已经通过你的申请,抽空带你的人去参观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你需要的专业人士。”

当年这台晚会因为场地问题,采用从各地录制录播的模式播出,书里照顾剧情改成了直播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