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其他类型>1982从香江开始> 第214章 Welcome to Yanjing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章 Welcome to Yanjing(2 / 2)

街有两家报价二十万,什么时候有空带你去参观下?”

翟远说:“看不看都行,先帮我订个五六套,以后再来燕京有个地儿住。”

李联杰说:“四合院有什么好的,暖气都没有。我有个搞地产的朋友,最近在南二环开发高档商品房,新楼盘一平米两千多块,住起来比四合院舒心。”

翟远心里算了笔账,点头道:“成啊,跟你朋友说一声,开盘以后给我留几套。”

黄秋艳问:“那四合院还要吗?”

翟远说:“得要啊!我家里人多。”

李联杰和黄秋艳面面相觑,您家多少人能住这么多房子?酒足饭饱。

从燕京饭店出来,李联杰喷着酒气还执意要开车,被翟远强行按在了副驾驶上。

香江前两年刚出台禁止酒驾的相关法规,内地似乎还要等到千禧年以后,翟远生怕步入洛桑后尘。

让没沾酒的黄秋艳开车上路,车子驶到国际机场,没等多长时间,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便相继出现在翟远眼前。

关伟明带队,身后跟着松本雄、藤井让和小林哲夫三个东洋仔,还有几位香江本土的技术工。

翟远迎上去笑着打声招呼:“各位,wele to yanjing!”

…………

翟远这次来燕京只办三件事。

李联杰、买房置业、招聘技术人才。

最后这件事比想象中麻烦不少。

内地从五十年代起便提出‘向科学进军’,工程院、科学院、电子工业部牵头,迄今为止,电子工厂在各个城市开枝散叶。

但产业整体依旧太过薄弱,不少项目只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无法进入下游市场商用。

再加上巴统禁运的一些缘故,拿不到尖端产品和技术,此时全国几百家工厂,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甚至不如东洋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vcd和光盘的概念太过超前。

翟远带着技术团队,在接下来一周时间里,拜访了四九城郊外几家电子工厂。

结果不尽人意,这些工厂的生产重心大多更具商业化的电视机,从东洋引进jvc彩电生产线,涉及的技术很少。

最后还是一位国营厂长给翟远提了点建议:“你想搞技术研发,应该去科学院碰碰运气,我们电子工厂毕竟要考虑产值。”

翟远没办法,又求到夏濛阿姨这边,想让她牵线搭桥。

夏濛还是第一次知道翟远在元朗有间工厂,了解清楚原委,她接连打了几个电话出去。

第二天一早。

夏濛找到翟远说:“鹏城倒是有一家叫先科的公司,也在做光盘研究。”

翟远一听就知道她说的是哪家,摇头道:“先科现在还在研究国外前几年的激光盘唱片技术,跟我要做的光盘不是一个东西。”

夏濛皱眉道:“你说的东西我不了解,但要把科学院的人才带去香江,可能没那么简单。”

翟远略一思忖,对夏濛说:“肯放人,我可以向科学院提供一千万港币的科研经费。”

夏濛闻言面露惊诧,对翟远的财力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放在前几天,翟远拿这么多钱出来可能还要斟酌一下。

但随着香江的赌船出海,叶志明那边连连传来捷报。

翟远带着技术团队走访的这几天时间,星马泰的豪客闻风登船,自然选择号卖出泥码累计过亿,净赚四千两百多万港币。

叶志明居安思危。

有钱以后的第一件事,先从苏联进口一批精良装备,招揽更多的安保。

即便开销不小,等他跟翟远分完赃,两人的账户里依旧多出一大笔不义之财。

“我可以帮你问一问,不过最好等到谈判结束,局势明朗稳定下来。”

夏濛沉吟片刻,对翟远说道:“另外这种事要层层上报,你提供这么多科研经费,过几天可能有更大的领导会见你。”

…………

1984年。

9月26日。

铁娘子领着尤德为首的一众鬼佬官员,在燕京城草签关于香江问题的联合声明。

声明宣布:1997年7月1日,香江正式回归祖国怀抱。

97这个概念,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这一天。

翟远久违的拿出纸笔,无耻剽窃了一首新歌。

《东方之珠

作词:翟远

作曲:翟远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