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他乡遇故知
自1910年好莱坞与洛杉矶市合并,美利坚的电影产业便逐渐兴起。
到了六十年代,这里已经是无数年轻人梦想中的圣地,每年成百上千的年轻人怀揣电影梦,从美利坚各地逃家至此。
不过可悲的是,多数人最终的下场是沦为这座城市的流浪汉、小商贩。
小部分则有机会进入娱乐产业的最底层,色情产业。
只有极少极少数的人可能获得成功,比如此时的史泰龙,比如以后的布拉德皮特。
清晨的阳光撒在这座位于洛杉矶西北的郊外市镇。
彭家燕入乡随俗,穿了一身象征此时女权运动的阿玛尼垫肩西装,搭配紧身窄裙,修长的双腿罩上裤袜,脚踩一双复古款的匡威运动鞋。
本就是飞机场身材,这般穿着看起来更多了几分英气。
脚踩在小镇街道的石板路,彭家燕挎着肩包,手上拿着一部袖珍录音机,参观周围的建筑,不时对手里的录音机自说自话几句。
“我在学校的时候,一直以为荷里活就好似招氏的清水湾片场一样,是一个更加大的片场,现在才知道原来荷里活是一座城市,差不多跟港岛一样大。”
“这里的电影公司很多,除了八大影业公司,其他中小型电影公司居然有上百家,这种事在香江几乎不可能发生,招氏、佳禾和银公主三大院线旗下的电影工作室,加起来或许还没有十家。”
“对了,现在不应该叫招氏院线,该改叫1024院线,翟远还挺有两下子的。不过美利坚的电影行业好奇怪,有个叫派拉蒙法案的条例,居然不允许院线旗下同时存在制片公司或者发行公司,他们说这样会让大资本串联起行业的各个环节,垄断市场,挤压小型影院和独立制片公司。听起来也不无道理,但是这种情况在香江很常见,翟远现在也在走这条路,希望这条法案不会影响到他。”
彭家燕走走停停,不时还停下脚步,在一些标志性建筑前合影留念。
但从她的行进路线来看,也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朝着世纪城方向前进。
在收到翟远寄来的录像带之后,彭家燕一天之内联系了十几家发行公司,其中就包括美利坚八大影业。
不过八大影业当中,有七家得知她是华裔之后,直接拒绝了她……
唯独福克斯购片部的经理,给了她一个见面推销的机会,或许因为那是她拨出去的十几通电话里,唯一一个女性经理接听的电话,对方被她恳切的言辞打动。
其他还有几家中小型的发行公司,约了和彭家燕的见面时间。
不过她仍打算先去福克斯试一试。
“八点钟了,距离约定的见面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我要早点过去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看了眼手上的女士腕表,彭家燕拦下一辆出租车,让司机将自己送到世纪城商业区。
黄色的出租车行驶在街道。
主驾驶的黑人司机透过后视镜,瞟了眼望向窗外的彭家燕,悄悄关掉了改装过的计价器。
四十分钟以后,出租车停在指定地点。
“小姐,到了。”
黑人司机回头对招呼了彭家燕一声。
“多少钱?”
彭家燕用英文和对方沟通。
“四十美元,谢谢。”
“这么贵?”
饶是彭家燕钱大手大脚惯了,听到这个价格也不禁咋舌。
要是在香江,这些钱能从港岛坐到新界一个来回。
不过这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涉世未深,显然没有留意到刚才黑人司机故意绕路、关掉计价器的小动作。
为了不在海外丢华夏人的脸,彭家燕不禁给足了车费,还将几个美分硬币当做小费打赏出去。
在香江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彭家燕,对财不露白这句俗语似乎并不了解。
她付钱的时候习惯性大喇喇取出钱包,露出里面一沓新换的美钞。
黑人司机眼中顿时露出贪婪光芒,再看彭家燕的眼神,俨然与肥羊一般无二。
于是,当彭家燕下车以后。
黄色的出租车便不紧不慢吊在她身后,直到彭家燕走进一处大楼,出租车也就近找个位置停靠在楼下。
车里,黑人司机紧盯着大楼正门,静待华裔肥羊再次出现。
星空大楼。
一幢钢材与砖石包层的摩天大厦,充满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
后世这里将成为福克斯广场。
来到美利坚,彭家燕这样在香江长大的富家女,也忍不住感到新鲜好奇。
她打量着大楼里走两步便出现的艺术性的雕塑,以及与电影相关的玻璃展柜,在大厅里磨蹭了五分钟,才依依不舍的坐上电梯。
十九楼,福克斯电影公司。
“你好,欢迎来到福克斯,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吗?”
前台接待小姐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笑容,热情洋溢,声音清脆,让彭家燕有种看美利坚电影的感觉。
“我三天前预约了与贵公司购片部的经理。”
彭家燕露出含蓄笑容,说完又补充道:“黛比小姐,蕾贝卡黛比。”
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