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别院
一炷香后,朱彭府邸的后门小巷口,忽然出现了一顶绿呢小轿。
在黑魆魆的夜色中,四个轿夫抬着轿子,一个小厮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
他们走到一个街口处,迎面走过来了一队巡逻的兵丁。
此时,已经是深夜亥时,照常例,遇到轿子,那些兵丁们是要盘问的。
那队巡逻兵丁的为首之人,抬手拦下了轿子,声音颇有几分恭敬地问道:“敢问轿中何人?”
那人站在小厮身侧,眼睛瞄向小厮身后的绿呢小轿的微微晃动着的帘子。
那小厮提着灯笼嚷道:“我家大人是枢密院的朱大人,有事外出。”
那人站在那里,目色闪动。枢密院是机要衙门,而且此人又姓朱,是谁他已经猜到了。
这时,只见那小轿的帘子已经掀开一角,朱彭探出头来,脸上明显有些不悦,冷道:“何事?”
那人常在这片巡逻,自然认得朱彭,立马弯腰,满脸堆笑道:“朱大人,是小的王贵,奉命巡查,打扰大人了。”
朱彭道:“是王贵啊!你小子真不长进。两三年了还是个巡逻首领。来,这银子,给兄弟们吃茶吧。”
朱彭说着,已经伸手抖出了一张银票。
王贵立马趋步向前接了,就着灯笼的余光一看那银票的面额,顿时心头一跳,恭敬叫了一声,道:“谢大人!”
这时,朱彭已经放下帘子,那小厮一招手,四个轿夫便抬起轿子,向前而去。
王贵站在那里,看着那被压得弯曲的轿杠,眉头微微一蹙。
那轿杠被压弯成那样,轿子里除了朱彭,显然还有其他的东西,要么是贵重的物品,要么就是还有一个人……
不过,这事王贵已经不打算深究,大人们的事,他一个巡逻首领,哪里管得了呢?
王贵袖了银票便领着那队兵丁,出了街口,往另一边巡逻去了。
在凄迷的夜色里,那顶晃晃悠悠的绿呢小轿中,朱彭佝偻身子,坐在一满脸络腮胡子的汉子的腿上,两人身形都不小,几乎将小轿内的空间给塞满了。
随着小轿的颠簸,朱彭的身体也不由地一起一伏的,那姿势还真有些销魂……
朱正甫的府邸也在这长乐街上,距离朱彭那里并不算远,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小轿已经进了朱正甫府邸的后巷,轿子在一处偏僻的角门处停了下来。
朱彭掀帘子出来,走到那角门前,轻轻敲了三下。
角门打开了一道缝,一张灯笼照亮的脸伸了出来,那是一张四十岁的中年男子的脸,额头上一道深深的抬头纹,朱彭自然认得,这是朱正甫的管家朱禹。
朱禹见了朱彭,哑声叫道:“七爷!”
朱彭在他们那一辈中,排行是第七,朱正甫又是他的叔叔,朱禹这样就叫他,是按家里的序位叫他,更见亲切。
朱彭小声道:“人已经来了!”
朱禹会意,立马将角门打开。
朱彭则站在那里咳嗽了一声。便见那绿呢小轿的帘子一晃,一个人影却已经站在了朱禹的身后。
朱禹感觉脖子后头一凉,似一阵淡风刮过,他扭过头去,便见身后如鬼魅般站着一个人影。
朱禹虽然感觉头皮发麻,但他毕竟也是光禄大夫府上的管家,也颇见过些世面,连朱鹤他也见过两次呢。
他提着灯笼,向身后的人影,略一弯腰,叫了声大人。
朱彭站在那里,向小厮和轿夫们一招手,便也走入了门内,回身将角门给关上了。
这边,管家朱禹提着灯笼,引着段融和朱彭,沿着一条有些偏僻的小径走着,朱禹便走边说道:“这一路上的巡逻值守之人,都被我支开了。”
沿着那小径走了一阵,便绕过一片池塘,走入了一游廊内,在游廊内走了一段,朱禹便领着段融和朱彭,停在了一房间门前,只见那房间内,昏黄的灯光从雕格子上糊着的纱布上浅透出来。
朱禹站在那里,向段融略一弯腰,才伸手在那房门上,咚咚咚打了三声,而后也不等里面回应,便直接将房门推开了。
朱禹在房门那里,伸手一引,道:“大人请进,我家老爷等候多时了!”
段融和朱彭,一前一后,跨入了门内。
朱禹在身后将房门掩了,提着灯笼,守在了外面。
段融刚一跨入门内,只见两个身影,立即在其身前匍匐跪倒,叫道:“下官拜见大人!”
那下跪之人,一个是光禄大夫朱正甫,另一个则是大理寺寺正朱澄。
朱澄也就罢了。
朱正甫可是光禄大夫,乃是一令四卿中的四卿之一,掌管整个青州的钱粮赋税,可谓世俗世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此时,亦在段融身前,匍匐跪倒。
其实,朱正甫他们所行的,才是礼数。
段融是朱鹤的亲传弟子,按辈分算,只比朱鹤低一辈。而朱鹤可是他们朱家的老祖了。
按官位算,段融是宗门长老的亲传弟子。
府主与一令四卿,就算是整个青州的权力中枢了,他们见了内门弟子,尚且要行礼,更何况是段融这样的亲传弟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