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都市言情>姚黄赵璲> 150-16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0-160(3 / 21)

过来的诧异视线,继续看着一份礼单。

酉时三刻,派出去打探的近侍回来了,低声道:“王爷,二殿下刚刚出了工部。”

庆王点头,上个月晋州出了桩匪夷所思的案子,有个道观突然炸了一间屋,当场炸死一个姓余的道士两个道童,继而引发道观走水。当地知县查来查去,得知余道士痴迷炼丹,以前常有配错丹方炸炉的事,于是推测那晚余道士又配错了方子,只是这次炸炉炸得过于厉害,人死屋毁。

就这么一桩事,跟工部毫无关系,但大理寺卿在朝会上提了一嘴,没过几日,父皇就在朝会上又夸了二哥一顿,说二哥认为炸死余道士的丹方虽然不适合炼丹,却可以作为专门用于爆破的重火药,而这样的重火药在矿山挖掘、开山通路甚至战场上都有妙用。

此言一出,文武大臣群情激昂,父皇更是直接将此事交给二哥负责了。

庆王又羡慕又嫉妒,他怎么就没想到这层?

不过一个能炸死人的丹方,谁还敢轻易尝试,又能否真的找到余道士炸死自己的方子?据说那些炼丹的方子,哪怕是同样的几种东西混在一起,也会因为各种材料的份量变化炼出天差地别的产物。

倘若二哥白忙一场试不出这方子,那他当日得到的夸词都会反过来变成冷嘲热讽。

就跟剿匪一样,重要归重要,能不能剿成、剿成的损伤大不大,都将影响父皇的赏罚。

吃一堑长一智,现在庆王反倒喜欢验收渠道、巡查药田这种差事,轻松简单容易立功。

庆王就这么一边琢磨一边等,估摸着二哥的轮椅该推到礼部外面了,庆王才踏出公房。

很快,庆王出现在了惠王爷的视野中。

在庆王停下脚步做出要等他同行的姿态时,赵璲移开了视线。

任何事都能挑出一两样好的方面来,就像迫于无奈只能坐轮椅的惠王爷,虽然想看王妃的时候还要抬头或回头,但到了他不想多看的人面前,只要距离够近,那么他保持平视就能避开对方的脸孔,且很少有人会因为他的平视便定他一个失礼的罪名。

“二哥怎么这么晚?”庆王笑着招呼道。

赵璲:“今日比较忙。”

青霭悄悄留意着庆王的靴子,直到庆王走到与轮椅并排的位置,青霭才放下心来,因为他一点都不愿意把轮椅交给这位三殿下。

庆王聊了聊两家的孩子,由此引开话题:“哎,自打三郎出生,我还没有放过外差,今日父皇却让我去灵山县巡视八百亩黄精药田,我自然愿意为父皇分忧,只是一想到接下来要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三郎,我就想得慌。”

他故意没紧挨着轮椅,好方便打量二哥的神色,以判断二哥跟那边的黄精药田有没有关系。

赵璲有些意外父皇竟然指派了庆王去做这个,但他的面上并未表现出来,思索片刻,道:“前年我去那边避暑时见过附近的山,山路崎岖,你巡视时多注意脚下。”

庆王点头,跟着笑道:“二哥才去避暑那边的知县就想到了开荒,该不会也是二哥提携他的吧?”

他必须打探清楚,真是二哥的提携,那么最后的功劳肯定又会落在二哥的头上,果真如此,庆王才懒得对这件差事用心,让大哥自己当傻子去吧。

默默推轮椅的青霭困惑地看向庆王,似是不懂庆王怎么会这么想。

赵璲也看了庆王一眼,问:“我为何要提携他?”

庆王:“……”

是啊,真是二哥的主意,二哥直接去父皇面前邀功就好,何必再多绕一个弯?

狄献修渠,二哥拐弯抹角的托严纶举荐是怕狄献修不好,事后父皇怪他,毕竟是耗费几十万两的大工事,而灵山开荒全靠当地百姓的劳力,朝廷出点买便宜生黄精的银款就行,成了是大功劳,败了却无甚损失。

但庆王还是追问道:“二哥只说是不是你的主意吧。”

他这二哥可不是擅长撒谎之人。

赵璲目视前方:“你觉得是,那就是。”

庆王:“……”

青霭笑着摇摇头,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可庆王看懂了青霭的笑,是笑他想得太多,把什么功劳都算在了二哥头上,二哥冷淡的语气则是被他的猜疑气到了,故意承认敷衍他。

这下子,庆王放心了!

找到了挽回父皇心意的机会,回到王府的庆王眼中又多了神采,抱着三郎对郑元贞说起此事,只略去他对二哥的猜疑与试探。

郑元贞这阵子光忧心凉州的事了,倒没想那么远,只觉得永昌帝确实是想给庆王机会,怕他又办砸了才安排康王同行,让庆王好好学学康王的勤勉稳重。

她下意识地嘱咐庆王,诸如到了灵山要与康王同吃同行、到了山上要认真查看黄精长势等等。

庆王心情好,随她怎么说他都笑着听。

翌日一早,庆王带上一个近侍四个侍卫骑马来到南城门外,发现康王已经等在这里了。

一百六十多里路,康王的意思是一行人跑快点赶在天黑前进入灵山县城。

庆王听他的。

到了县城,兄弟俩下榻本县接待往来官员的官舍,徐东阳得知二王来了,匆匆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