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仁慈?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种所谓仁慈,虚伪而不义。
罗教士却觉得还是有意义的。
说这种仁慈虚伪和不义,是从国家民族的群体角度看待问题得出的结论。
罗教士觉得有意义,是从生命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结论。
有句醒世警句,说兴亡皆是百姓苦。
罗教士是认可这个说法的。
也因此,虽然他此行不义,残害生灵,具体行为道德尺度之低,令人发指,可他自己,却是有些小得意的。
具体就在于,他因为有挂,干的是关系到种群兴亡的大事,却能将民的苦降到很低,将血流漂杵变为阵痛。
试想,在这北疆,王国与蛮族,再拉扯对抗几百年,是什么景象?
要死多少人?消耗多少财富?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这一将,做成,也不过是需要万骨。
王国那么多前仆后继希望靠战争发财以及荣耀自身和家族的军事贵族,以及部落里希望出人头地的酋长、萨满精神领袖,需要多少骨头才能满足?
在统治者可以玩赎买游戏的背景下,又会损耗多少副骨?
当然,他并非出于悲天悯人,想要结束战乱,为了广大生灵的长远福祉啥的宏大而正向的意愿,才干这种事。
他也压根没想过为自己的残酷行为洗白的意愿。
非要说有些说法,也不过是一句吐槽:统治者哪有什么好人。只不过有些事强盗恶棍,有些事骗子盗贼。
前者就是他这种,后者则是国王权贵之流,粉饰自我,窃取权柄,行奴役万民之事,却还要被奴役对象感恩戴德,歌功颂德,可谓无耻之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