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力等等,堪称天文数字。
但,冗员问题也很严重,以至于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
更何况,管理层迈入暮年,状态比亚健康还不如。
譬如,立了功上司拿大头,出了事却是下面人被成为主要负责人。
这种背景下,欺下瞒上,捂盖子拉关系,成了大多数成员的通病。
就像这次,就不是走正规渠道处理问题,而是某负责任自作主张的所谓弥补,尝试让一切回归正轨。
于是,临近午夜,异常出现,迈萨纳西面的海水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大退潮,露出长达数十米的滩头。
而本就重点提防大海方向的罗教士,这时已经激活魔法阵,令其全力运转。
很快,整個星堡都被一层光膜包裹,就像在菜盘子上绷了一层保鲜膜。当然,尖塔是被另包并跟下面的光膜有机结合的。
看点不是这些,而是罗教士所在的塔尖,正在迅速变成高亮的光芒体,继而便投射出粗大的光流,在星堡外西边如堤坝般的礁石上以烧蚀的方式书写符文。
那景象,就像巨人在用超大的毛病,以能量为墨连笔勾勒行书。
第一排写就,便开始写第二排,在礁石更前放的退潮海滩上。
而到了第三排,则已经在有水的海床上。
两三米深的海水,并不能阻碍这种神异而又宏大的书写,甚至全程都没有出现海水被蒸发的情况,而像是阳光投射般,给人以互不干扰的印象。
这时候,大海退潮的后续已经出现——大海啸。
人为的海啸,从视野镜头的大海中来,像一堵巨墙,离着还远,就已经壮观的一塌糊涂。
这种状况很快变成难以言述的宏大,伴随着隆隆的鸣响,自然伟力毁灭一切的味道一下就有了。
北巡团的骑兵们,一早就被勒令呆在营房中,没有接到命令不准出门。而几位骑士则拥趸着赫克托,在城头观风掠阵,这时已然集体无语。
在此等浩瀚的伟力面前,个人显得太渺小了,不值一提。
来自生命的本能,让他们充分体验了一次什么叫山崩海啸级的绝望,数百米高,并且逐渐变得遮天蔽日,充塞视野。潮湿的海风是先行者,其高速流动时发出的声响,堪称狂嚎厉啸,形成了宛如滚雷般的宏大声响,震耳欲聋。
然后就是亿万吨海水构建的超级水墙,以摧枯拉朽之势,似慢实快,横推而来。
面对此等威势,赫克托等人就感觉能坚持站立,就已经耗费掉了全身气力,挪步都成了奢侈。
然后他们就见到罗教士之前设置的第一二三道魔法防线次第亮起,很快,且在他们尚未来得及确认其作用究竟几何时,浊浪已经骑脸了。
那个刹那,在场的人,起码有一半,都是本能的闭上了眼。
然后,没有然后了。
也就是又过去了一两秒,他们就睁开眼,结果发现巨浪与众人无关,入眼见到的,就是铅灰色的微光穹顶,就像在教堂里,借着不算多明亮的照明光芒,看玻璃窗外的阴霾天空。
整个星堡,包括其地基,给人的感觉就很稳,就是城堡面对大风大雨的那种岿然屹立感,外间再闹腾,也不影响堡内的安然。
“……”有人惊诧于罗教士防护手段的高端牛哔,有人则觉得自己刚才的表现丢人现眼。
不管是何种想法,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此刻没人有心情交流,一切尽在无言中。
而对罗教士来说,这种事先有足够准备时间的单一灾祸应对,真不是啥难事。
应对水,打不过就加入,所以前两层防护的作用,就是流波。
光加入还不够,还得应对重力。
毕竟水墙数百米高,浪头砸下来一点都不比飞来峰轻巧,能摧枯拉朽,主要就是靠这个。
但同样能打不过加入,第三层就是大地系的法则扭曲,元磁反重力场。
说是三层,但其实是融合联动的,简单的理解就是混合领域力场。
非要再个加些注释,可以挂个‘元素’的中间词。
元素法则并非罗教士擅长,因此才需要准备、以及定点施法,以及强大的供能体系和算力体系为依托。
若是罗教士擅长的领域,那么即便是行走时遭遇突发情况,也能开启这都能混合力场。
而撇开技术,剩下的就可以讨论‘喷头’,也就是单位时间内的输出力。
这里存在一个豁免线,并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因为这海啸规模上来了,但精度和力量的凝结度其实很一般,片杀伤,且绝大部分力量尽是被动的用来造势,而不是实在的打击,说一句大而无当也不过分。
称号级的强者并不怕这种光有规模,没有凝力的宏大打击,无非是拖家带口,有帮凡人需要保护,可准备时间很充分,打击形式却很单一,应对起来真不算难。
大海啸冲上陆地近百里,然后就是泥石流式的大退潮。
迈萨纳星堡宛如月下浊海中行驶的巨大航船,不用自己动,水在动就显得船在动。
高塔再次释放光芒,只不过这次是伞状的旋转镭射,迈萨纳星堡周遭的土地都在这光芒中石化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