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流,军务压力自然是大减,可以好整以暇的搞集训、搞人事调整等等,还能省出不少费,自然是好事。
双向奔赴,皆大欢喜,罗教士顺利接任守备官职务。
他是個雷厉风行的人,当下便展开工作。
让人将夜袭者的死者头颅拿过来,之前不是要求斩首了么?现在就可以处理了,脑袋里边塞晶石,然后埋土里。
不久之后,石魔像就诞生了。
原来,头颅的价值,就在于其大脑结构,被系统性利用,省却了复杂的术法模型构建,经晶石的元素化后,成了石魔像的两个核心之一。还有个核心是动力核心,两者一个在胸,一个在腹。
这就导致脑袋显得有些奇葩,没脖子,像扣了只深口锅,上面掏了俩洞当眼睛。
这就是魔法版的机械设备,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
罗教士一口气造了七十多个,帮安德镇在镇外松出好大一片土,并且是石仔儿都被抽走,只剩软土的那种。
还剩三十多个轻伤的,连同安东尼奉上的所谓被古拉奥收买的二五仔,总计五十多号,都被寄生了大虫子。
只能说,作为生命法师,罗教士绝对是黑暗侧的,某些方面哪怕是死灵法师,都自愧不如。
结合基因概念,和一点点生化大道的法则之力,基因突变改造出魔法脑虫,并不困难。
说白了,这就是异界高技术魔法版的普拉卡寄生虫生化危机4,且罗教士并非凭空捏造,而是通过收集的魔虫,人工突变、超凡力推动快速迭代而得。
有了这批人,即将新建的山林堡,不但苦力有了,守卫也有了。
堡垒的价值就在于,百余人的得力守卫,能抵抗千人规模的进攻。
当然,近乎10:1的比例,并不是始终适用。
低于百人,防守位多而人员不足,就不能充分发挥堡垒的价值了。
反之也一样,一旦进攻方超过上限,超出了人堡合一的防御上限,同样是打不出10换1的交换比的。
总而言之堡垒还是极有价值的,且这个世界已经衍化出棱堡,又叫星堡,北疆最前沿,就都是星堡,其关键不在墙高,而在于没有射击死角,营建成本也不高。
罗教士没打算修星堡,他是高阶大地萨满,城堡修建成本容错很高,可以发挥想象力。
可惜他并不是个钟情于用个性彰显自我的人,他设计的造物、风格保守,甚至可以说毫无想象力,但对地形的利用,非常到位。
像这次新建的壁垒,就是个横躺的‘l’形。
长的是拦路的墙,短的则依山而建,十分的险峻,若是有人尝试云梯登墙,就会遭受来自侧翼的山顶堡垒的炮火打击。
而如果想要先攻堡垒,三面陡峭,平地增添大几十米的高度,唯一的缓坡还以城道与正面壁垒相连,难度非常大。
且这堡垒不是简单的空心结构,而是被化泥为石融成一体的岗岩,且呈圆形,物质相互作用,均摊受力,大型投石机,又或实心弹火炮,都很难将之轰塌。
再加上居高临下,能打出更远的射成,而大型投石机之流在崇山与莽林之间的狭窄地带难以展开,单独的对轰,进攻方很吃亏。
罗教士设计的这个山林壁垒,还将门开在了林的一边,而不是道路正面。
实际上,连正经的城门都没有,而就是城墙拐弯,又修了一段,呈现‘l’叠‘l’,长柄相叠为壁垒,碉堡短墙一对外,一向内拐的格局。
然后在靠近森林的那边,修了栅栏墙,而在靠墙的这边,摆了拒马,设了卡。
这是个看似能冲卡,实则谁冲谁死的变种瓮城陷阱。
因为这个卡的尽头,是有轨道的,需要的时候,可以推出一截列车车厢般的移动射楼,将道路封死。
至于一旁的密林绕。
罗教士是生命法师,则可能不在密林中安排些手段?
莫说原始林叶密黝黯、枝杈横生,下脚都不易,就算能走,厚实的地被物下面也尽是活。
而且原始林内部终年难见光,潮湿水分大,很难点燃,且空气流通性差,细菌微生物活跃,虽然比不得亚热带乃至热带丛林的毒瘴,却也不是好相与的。可以说,若是原始林那么容易穿越,又何以成为天险,阻隔北蛮的直接南下?
谁也不傻,向来彪悍莽上的北蛮都宁绕不闯,很能说明问题。
石魔像搬运大石,寄生人垒土成墙,罗教士化泥为石,再将砂岩化为岗岩,总长三百多米的壁垒,外加一座大型碉堡,七十二小时不到,就建城了。
剩下的就更简单了,仍旧是以伐倒并修整过的长木为模具,内里填充沙土夯实,待到化泥为石后,撤去模具。
但这次不比修建上面能摆的下火炮的同时,还能过人的壁垒。这次只是修建承重墙,要薄的多。
有了这墙,以其为山墙,像建蔬菜暖棚般,建城栋房。
顶部码出斜坡,北地的冬天,要提积雪压塌房顶,因此不会是平顶,而是斜顶。
这种栋房,就是兵营,内部可通铺,也可打出隔扇,坐北朝南,内置火炕,好住的很。
短短一周,三百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