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最平庸的果林镇,反而是所有遭受奥美木精夜袭的城镇中,改造幅度最大,动静最小的。
擅于忍耐,习惯了被指挥,那么便是如此,一条条政令下达,温水煮青蛙,偶有出挑的,直接杀一儆百,这些人就自己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完整了自我和解,屈从了。
换成外人,根本不敢想象这种事会发生,毕竟联邦的开拓民,那可是以彪悍著称,具体可参考地球丑国西部大拓荒时的殖民者,比如孤星州红脖子们的祖上……
人性是复杂的,就像狼群里有狗里狗气的,羊群里有喜欢顶架的。教团罗博的精锐麾下,因地制宜,以各不相同的形态,迎战木精突袭,竟然全都成功将战事拖入相持阶段,没有一个被快速打崩,算是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战役奇迹。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翘首城的支援就到了。
无人机群,对集结的奥美木精战力,进行孢子散布。
这相当于超凡版的毒气战+生物战,欺负的就是入侵的挖墓木精们,空中战力普遍不够充裕。
更具体的说,大气层内作战的飞行器,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数量有限。
因为入侵舰队的规模就摆在那里,又要腾出足够的空间,存放挖到的宝藏,还得有重型穿梭机强化人员器物的运送能力。
结果就是,它们差不多是轻步兵来的,重火力靠扑底,也就是墓穴收藏。
墓穴中倒是啥都有,但飞行器的妥善率不高,且操控难度极大,木精们也不可能一下就变出合格的驾驶员。
丰收星地下封存的,的确是木精文明的遗产。
该遗产隶属昔日纪元,当时的木精是地底种族,地热、金属的开发和利用,名列前茅,走的是偏科技的道路。
又因为地下世界,能让飞行器施展所长的空阔地形有限,因此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相对滞后。
众所周知,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战争兵器往往是越先进的、越傻瓜化。复杂的部分,尽量留给专业后勤团队去处理。
而昔日纪元的木精,因其地底文明的局限性,地面载具早就进入傻瓜化模式且种类极大丰富了,飞行器领域还是很小众,曲高寡合,十分复杂,对机师的要求极高。说白了,投入度就不够,凭什么牛哔?
这个细节,就背教团罗博的麾下们发现,继而利用了。
一开始也有一定的赌的成分。但见木精降智般的没有拿出足够的空中力量,顿时就心中大定。
正应了那句话:有些领域,你不抢占,别人不会跟你客气。
所以无人机还只是迫于现实骨感而诞生的第一波空战力量,该领域更有力量的手段,后面会滚滚而来。
比如生物飞艇。
其前身,生物热气球,在胜利誓约号迫降不到24小时,就已经上天。
这热气球可不是玩具,而是生物高科技,轻轻松松直升五万米高空,而有了这个高度,那就约等于低轨卫星,对于观测、通讯,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飞翼战队也组建了,三角翼、可变翼,滑翔+喷进式背包,这是生物技术与联邦科技的结合,从而形成一把高速机动的尖刀,能欧执行突袭、救援等任务。
其次,大三角翼无人轰炸机也开始小规模猎装了,它们除了能投放更多的生化类炸炸,还能投放bow有机生物兵器。
教团罗博紧急调制了一批超凡生化怪兽,称之为猎杀者,属于惊惧兽的一支,是重型的特种作战步兵单位。
其主要用途是情报收集、骚扰、游猎、测试。可以说,这玩意是军队噩梦,以地球现代军队作为标杆,营及以下规模的军队遭遇其突袭,惟一结局就是覆灭。
攻打果林镇未果而撤下来的奥美木精团,就很倒霉的遭遇了一头猎杀者。
这猎杀者在隐匿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开始设伏。
其伏击点选的很有意思。
那是一个无名山谷,谷的深处有洞穴。
奥美木精像是牧者赶牲口般,驱赶着经过生物改造的战兽,从洞穴进入地底世界。
藏身地底,这就是丰收星的人类,乃至后来抵达的联邦第二混编舰队没能及时窥破木精在这个星球上的真正战力规模的原因。
而到了现阶段,也就不用装了,装也没用了。但地下巢穴的用途,仍旧能给木精们带来不小的助益。
仿佛它们才是这个星球的真正土著,漫说这里的殖民人类一上来就被揍的只能窝在城镇中求援,就算联邦大军来了,想要收复地下区域,也得付出高昂的代价。
甚至有可能达成被木精实控十几年、几十年的阶段性结果。
还是那句话,战争行为不能不算经济账。联邦跟木精之间,也不差这一个用歌舞升平掩盖战事胶着的战区。
按照联邦的一贯尿性,事件的推进,是有个时刻表的,达到某个时间点,舆论报道,就跟实际会脱节,甚至南辕北辙,用某些人的话说:这是政治需要。
文明需要稳定的环境发展,而稳定中最关键的,就是人心稳定。
既然想要稳人心,那么会导致热议的血淋淋真相,就要有选择性的放出。善意的谎言,该说就得说。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