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背后站的爷爷辈,乃至祖宗辈,都是外神。
线有了,顺着就能摸到瓜。
先把软柿子捏了。
第三舰队出动,离开虚空神域。
从以太的广视角看,就将一支舰队,从略微扭曲光线的巨大透明泡泡中杀出。
稍微粗心一点,又或离的远一点,就不会发现这个泡泡。
这个泡泡,便是虚空神域,由黑罗博张开的心能洞天世界。
为了支撑这偌大的神域,即便黑罗博如今已经趋于神魂完整,仍旧需要将神魂安置在特殊的巨大神器上。
这神器能放大神魂的力量,而这神魂,又与虚空之门,乃至门彼端的旧日支配者躯壳构成三位一体的套件。
这就是他迅速建立神国的代价。
又或者说,他现在也成了穿鞋的,不像过去那般,很多事都亲力亲为。
现在其实也能,但坐镇中枢,更有意义。
毕竟打架所占的用时比例,堪称万分之一。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准备打架,或打架的路上,运营才是主旋律。
为了方便打架,就玩时刻准备着,那可就太亏了,甚至没有足够的精力好好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权衡分析之后,他也开始真正坐镇幕后。
这也算是有大志的自力更生者的必经之路了。
引擎轰鸣,战舰推进,从以太界杀回主物质界,其实是个相对容易的事。
尤其是十年前罗博亲自见证了天道是如何利用类似黑洞的现象,在以太界玩拨乱返正,将废船行星肢解并送回主物质界。
他获得了第一手信息数据。
吃透后,他就具备了利用相关反则,玩‘尘归尘,土归土’的伎俩。物质的,本就该属于物质界,是因为异常,才去了以太界,那么物质的从以太界去物质界,就是顺应天道,这就叫尘归尘、土归土。
不过,这次行动,第三舰队去的不是物质界,而是星界。
坐标,正是老银币的神选,斯特凡的那个名为‘星墟’的星界落脚点。
这十年时间,斯特凡也成长飞快,将星墟经营成了随身基地。
只有我打人,没有人打我。
仗着这样的一个优势,渐渐发展壮大,吸纳了相当一部分魔像世界的幸存者。
其中就包括命运之子埃莱娜。
好女怕缠郎,而且男女人都爱年轻的。
曾经的少年,已经出落成了英姿勃发、事业有成的俊俏青年,再加上自身的命格和神选烙印带来的魅力,软磨硬泡之下,埃莱娜也就放下了世俗偏见,玩了回姐弟恋。
至于罗博曾经亲手开辟的那片净土,以及幽暗地域,则被罗博来到魔像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个命运之子布拉纳所领导的守望者们占据。
昔日的抵抗军,终究还是未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分崩离析。
守望者和神选军,就是抵抗军绝大多数人的归宿。
还有些幸存者,则选择避世求生。这帮人其实是在间接享受原本的抵抗军,以及后来的守望者和神选军的对抗成果。
因为没有抵抗,疯神的爪牙,就能从容布置,健全然后细化网络,届时,无论幸存者是躲入山林,还是幽暗地域,海底建家,都逃不脱的。毕竟是有超凡、有神力的世界。
“指挥官,已确认目标。”
“嗯,上光锥艇,摧毁目标。”
“是!”
第三舰队旗舰上的简短对话,决定了星墟的命运。
光锥艇,简单的理解,就是聚能炮嘴。
它像是舰载机般,从战舰上驶出,进入预定位置,然后各战舰以其为目标,主炮齐射。
可以说,若没有法则级的扭曲,光锥艇的整个聚能玩法,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起码得再升数个层级。
但现在,超凡手段降低了准入门槛。
这就是超凡的真正价值所在,拉低高技术效果的实现门槛。
从星墟的角度,只监测到一艘奇形的小艇,突然出现在星墟附近。
光锥艇乍一看,就像镂空式的金属壳、套在圆锥形的自发光晶体上。像个放大的摆件艺术品,而很难跟船的概念联系到一块儿。
这巨大的锥形晶体,是超凡超导体。
上百道光束,跨越遥远的距离,怼在光锥圆平的尾端,令其很快就发出璀璨如焰的光芒。
而后,临界点到达,光锥艇发出与自身最粗直径近乎等身的光束,穿透层层阻碍,直入星墟的地心。
几秒钟之后,整个星墟开始地震,并迅速达到板块陆沉的十二级,光芒从巨大的龟裂直上天空,星墟分崩瓦解。
从光锥艇突兀出现,到星墟崩塌,总时长都没超过一分钟。
对于生活在星墟的人而言,一分钟都不够他们的主要管理层搞清楚事情的真相。
适时,埃莱娜正在星墟中,教导她跟斯特凡的儿子,在天地伟力级的毁灭面前,命运之子也无法逃脱,尤其还要加上个‘前’的前缀。
斯特凡也算是及时察觉了星墟的不妥,也做到了第一时间转送回来。但面对这种档次的灭顶之灾,他没办法做到更多。
而且,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