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日本经济受到重创,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和摆脱经济困境,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侵华政策,逐渐开始了局部抗战。
西林市是他们发动侵略的的地区之一。向阳女校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码头再次发生爆炸事件,炸死了好几个重要官员,进一步加剧了中日之间的紧张关系。
西方国家,那些曾经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强国,面对日本对西林市的侵略行为,采取了一种令人费解的态度。
他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迅速地谴责或采取行动来制止这种明显的侵略行为,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默许甚至纵容的态度。
国际社会对此反应不一。一些国家公开表达了对西林市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但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而另一些国家则选择了沉默,不愿意因为一个遥远地区的冲突而影响到自己与强国的关系。
此时,西林市的人民在遭受侵略的痛苦中挣扎。城市被占领后,日本军队实施了严格的控制,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干扰。许多无辜的市民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社会秩序被彻底打乱。
渐渐地日本的侵略行为从局部冲突发展到了全面冲突。
西林市那些富有的商贾和显赫的家族,总是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和关系,搞到珍贵的船票。
这些船票是登上“远洋号”邮轮的钥匙,而“远洋号”邮轮则是通往欧洲的豪华海上交通工具。这艘邮轮以其宏伟的规模、奢华的装饰和无与伦比的服务而闻名,是当时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随着“远洋号”邮轮缓缓驶离西林市的码头,这些富商大贾们开始了他们的背井离乡之旅。他们将穿越浩瀚的大海,抵达那些充满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的欧洲。
南洋政府的头领王国中,在日军的无情轰炸中不幸遇难。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整个南洋地区,更是激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慨。
王国中的死,成为了点燃民众怒火的导火索,人们再也无法忍受日军的暴行和侵略。
日军的侵略行径打破了城市的安宁。他们不仅对南洋政府的军事设施进行了猛烈的轰炸,而且对无辜的平民也毫不留情。
此时,总督府下令全力反抗。
北方军区此时在裴如贝的带领下,打开军火库,守卫疆土。总督府的资源全部倾向于北方军区。
贾家撤回了新加坡,贾沫沫每天在家中盼望唐方阅的回归。唐金毅、唐金国两大家子也全都拿到了船票,唯独唐方阅没有跟着一起上船。文奕带着裴天赐和杨素清也登船去向德国基地。
大家匆忙登上邮轮,找到了自己在邮轮上的房间,这才安全舒了口气。
一部分饱受战乱之苦的群众,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和平的渴望,纷纷踏上了前往香港的艰难旅程。
另一部分群众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踏上这样的旅程。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家乡附近寻找那些暂时未被战火波及的地方,躲藏起来,希望能够避开战争的锋芒。
在那个时代,能够乘坐邮轮前往欧洲的,往往是那些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可以远离战火,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留下来的裴轩羽,在军区情报特工队中继续执行着他的任务。
自从林家宅子在战火中被摧毁后,重建工作已经完成,现在的宅子比以往更加坚固,仿佛是用钢铁和混凝土铸成的堡垒。
重建后的林家宅子,虽然外观依旧保持着古典的风格,但内部结构已经经过了现代化的改造。
裴如贝特意下令在重建的时候,墙壁加厚,窗户换成了防弹玻璃,整个宅子的安保系统也升级到了最新的水平。这样的改造使得宅子不仅能够抵御外界的侵袭,也成为了军区情报特工队的一个重要据点。
整个林家宅子偶尔也成了军区的指挥分部。在一些特殊时期,宅子的地下密室会被临时改造成指挥中心,供军区的高级将领们使用。这些密室设计得非常隐蔽,从外部几乎无法察觉其存在。
裴轩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感到既紧张又兴奋。他知道,自己所执行的任务不仅关系到林家宅子的安全,也关系到整个军区乃至国家的利益。
唐方阅在林家宅子庭院中,终于见到了裴轩羽。
当他们的目光交汇的那一刻,唐方阅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复杂的情绪。
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歉意,因为他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应和结果。
然而,在那深邃的目光中,还隐藏着一种难以掩饰的爱意。他们彼此都明白,尽管命运多舛,他们的心中始终有着对方的位置。
但是,此时此刻,他们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责任已经不允许他们谈论个人的感情了。他们肩负着家族的重托,肩负着保护林家宅子和其中秘密的使命。
裴轩羽的眼神中也流露出同样的复杂情感,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唐方阅的深情,也有对当前局势的无奈。
他们曾经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现在他们必须面对现实,将个人的情感暂时搁置。
唐方阅缓缓地走向裴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