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豆皮小说>都市言情>血色玉印> 第43章新药大卖引注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新药大卖引注目(1 / 2)

这灵通汤在驻地火爆得很,就是一个预防疾病的好汤药。清热解毒、活血散滞,中医讲究治未发之病,现在大伙都拿他当预防保健药来服用。

看军区驻地的士兵反响如此之好,裴轩羽火速跟徐老太医通报好消息。跟老太医征求意见,看看是否批量生产,上市销售。这样除了军区外,整个西林市的老百姓都有预防传染性疾病的药物。

徐老太医自然是点头称赞,说可以大批量生产,但是建议可以浓缩成灵通膏,但是熬制时间增加一倍,里面的配方比例要稍加变动。

灵通膏就是浓缩版灵通汤,一罐膏等于十包汤。

徐老太医很欣赏这个小小年纪就敢尝试新事物的年轻人。中医这碗饭,自己吃了一辈子了,这已经60多岁的人了,自己三个孩子都没有追随自己中医的脚步。

一开始徐老心里难免有些沮丧,都学西医去了,中医谁来发扬光大。后来一想,人各有志,能把一件事儿做到满意已经很不容易了。

其实这些年,裴轩羽算是徐老太医的半个徒弟,毛笔字写得好,徐老让她每天抄方子。然后偷学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手法。徐老太医闲时还常常考她,她总是能给徐老满意的结果。甚至有时候还会触类旁通,加入自己的想法再请教徐老。

这样一天天,有时候有些没那么重的疾病,徐老会让她先诊,让她先不说结论,等徐老诊完把结论说出来,她再把自己刚才诊断的结论说出来,一一对比。

这几年除了抄方子,就干这个事情了。从小到大差不多跟着徐老在医馆偷师学艺十来年了。

徐老每天接待的患者数量有限,所以他诊得非常仔细,问得也很细节。这些东西轩羽除了在一旁听,还会偷偷记下来。难怪徐老总说,轩羽“偷师学艺”这一点特别像她妈妈林子菲。

无论是灵通汤还是灵通膏,这个事情是个大事情,需要挑选出来几个信得过的伙计来负责这件事。她跟外婆商量完之后,带了四个人,开始新一轮的熬制。

有了驻地军营的积极反馈,还需要找到秋雨那边要个广告版面,做推广。除了西林市本地第一年订报是免费的,其他城市每一份报纸是要收四角钱的。

唐方阅早年刚去英国的时候,在报社打过工,知道里边的操作细则。最好能把报纸发向全国,这样报纸的影响力才能发挥出来。那时候报纸是要邮票邮寄的,方阅也正在着手这个事情。

方阅早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他找父亲拿到了一本黄页,让文博一个一个地去电话,愿意订一年《向阳健康报》的数量超乎自己的想象。

方阅真的帮了大忙,外地订阅报纸的量有了,本地打广告的也有了,文章内容也找徐老的名医儿子们出手相助,报纸马上可以投入印刷了。这样一来光这一次报纸的收入支撑女校三年运营都不成问题,这可大大缓解了齐秋雨的资金困境。

其实珠宝大亨齐玉林在背后也暗暗帮了不少忙,他都跟外地的朋友打好招呼了,报纸至少要起订一年。这一年的报纸费用对于这些商人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架不住这数量大啊,齐玉林这才放下心。

女儿从国外学完设计就回国,本来是想放到自己家的珠宝行的,但是女儿偏偏要去办女校、办报纸,作为父亲,也只能在背后默默发力了。

林家药房外面新增加了一个临时搭建的小铺面,专门销售灵通膏。每天过来买灵通膏的人都排长队,从早上9点药房开始,一上午的时间能把前一天熬制的灵通膏销售一空。

主要是这个灵通膏登了报纸,现在除了西林市的老百姓知道,连其他城市的人都电话订购,有的干脆坐火车过来,一箱一箱的订,说是可以当成礼品送人。

这个结果谁也没想到,自从登报了以后,光这一个灵通膏销售额就占了林氏药房收入的一半。

蔡德章去医馆的路上也看到了药房门口的火爆场面,自己的车差点没过去,买灵通膏的人都快把队伍排到大马路上了。

他意识到,还没正式开局,裴轩羽就赢了个开门红。

前两天被他用酒瓶砸了脑袋的林成则,此时此刻也许还没意识到,无论是裴轩羽自己还是她身边的人,随便给她一点帮助,她就能事半功倍。

那天军区浩浩荡荡送药的车队,在外人看来是军区还药材,其实军区肯定有人暗中助力。林成则恐吓把供应商,把药材封锁得死死的,她还能毫不费力的把药材搞到手,还是双倍,并且顺利的把汤药熬制出来,此时此刻已经家喻户晓了。

要赢裴轩羽真的不容易。

蔡经理刚到医馆,林成则已经提前到了,额头上的伤隐约可见。

“我想见我家老爷子...他是被我气倒下的,他躺在床上这么长时间了,我没有去看过他老人家一次,其实我是不敢。我怕我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会更...”

蔡德章心想,看来这几天自己的激将法是有那么一丝丝的作用,端正态度是第一步。但也不能高兴太早。林成则这个人从小到大脖子都硬得很,让他示弱可没那么容易。

但是他主动要见他父亲,应该是想通了些什么。

二太太黄语静此时在林老爷子的屋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